还有国家灾后重建专项拨款等。
这一次老林村因祸得福,不但有唐康明承诺的,每家两层半的别墅式洋房,而且村里通向外界的唯一公路,也将被修建成标准八车道的水泥路。
黑色的大巴车在后山乡乡政府门口被拦了下来,门卫很客气的问是那个单位的,要找谁。
对方下来一个十分干练的年轻人,说是找唐康明书记的。门卫听了,立即态度热切起来,张口闭口我们的唐书记,言行神态间充满了对唐康明的仰慕与自豪情绪。仿佛后山乡有唐康明书记,是大家的骄傲一样。
在那门卫的耐心指点下,大巴车终于调头走了。但却没有按照门卫的指引,而是直奔后山大坝。
在大坝下大巴车停了下来,从车里呼啦啦冲出无数彪形大汉,一看气质就是身经百战的高手,他们四散走开,占据绝对视角点,最有利的地理位置。
后山乡大坝上除了留有值班人员外,静悄悄的没有任何闲人。洪水虽然褪去,但大坝的状态还是当时抗洪的老样子,暂时在洪水没彻底褪尽前,是不好动工对大坝再次改建的。
在大巴车上,有位身穿黑色休闲装,精神熠熠的老人,箭步从车里走了出来,随行除了一位戴金边眼镜的中年人,以及两位健壮高大的青年人外,并没有其他人。
负责24小时全天候监控大坝的监测站指挥工作人员,见了这批不速之客,赶紧派两人走过来交涉。
如今大坝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上的,当初在老林村那个监测站所有失职的人,在事后都被唐书记狠狠惩罚了,这让大坝的工作人员们,都不敢再有任何掉以轻心的心思。
经过询问,监测站的工作人员才知道,大巴车这批人,是想详细了解当初抗洪救灾前后经过的。
一听别人问到这事,大坝上留守的人可就来劲了。
他们将唐康明调到后山乡,怎样力排众议,又怎样坚持加固大坝防患于未然,在抗过第一批洪峰后,依旧坚持再次加固大堤,从而有惊无险的扛过远比第一波更加恐怖的洪峰的经历;
还有发生在老林村的,唐家父子共抗泥石流的事情,都像是炫耀般,向这些人合盘道来。
其中那带金边眼镜的中年人问大家,在老林村表现突出的唐书记的儿子,是否就叫唐寅。大家连连点头,表示正确。
接下来这些人并没惊扰大家,而是在大坝上到处看了看。甚至还有像是学者样的人,对大坝进行了更加仔细的勘查,随后便走了。
但在这些留守看堤的人中,有人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