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见识,但他们又不傻,他们也早已经发觉了云科长他们迥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李缘同样也感觉有点意外,这年代拍电影,地位似乎比想象中还要高哈?
文青时代,确实名不虚传!
考虑了几秒,李缘就说道:“发现没有?想要打开京城的局面,还是要拍电影。所以我们要把顺序重新安排一下,现在的重点就是拍电影。”
说实话,在原先的安排中,京城的事千头万绪,拍电影基本上排在倒数的位置。本来就是陪着两个傻妞疯玩,这又不是什么很正经的事。
但在此时,李缘惊讶发现,拍电影其实不仅仅是拍电影。在九十年代初期,拍电影已经变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走到社会上,基本上能够畅通无阻,等于拿到了某种通行证?
所以拍什么电影已经不再重要,什么时候拍?拍些什么?这一切的一切,也变得不重要。只要能把这草台班子搭建起来,在社会上办些事,那就无往而不利?
对于李缘的话,其他人相当赞同。他们本身都全部是年轻人,都是爱玩爱闹的年纪。拍电影多好玩啊?所以最喜欢做这个了。
于是李缘就吩咐道:“那就这样,咱们分工一下:刚子和二郎,你们俩跑工商局。尽快的把所有的证照全部办齐。二哥,过几天你和我一起去见京城电视台的人。”
“凭啥呀?”武永安立刻跳出来反对,“国辉哥年纪大,他比较稳重。我要去电视台,我要看大明星!”
李缘笑骂:“电视台领导都是老头老太太,屁的大明星!”
“这不公平!万一是呢?”
“行行!接着肯定要跑北影厂,还有北电中戏。到时候就带你们去。”
“……”
……
“耿老师,你好你好。”
“小李,听说你以后会常住京城?你的新作品完成了吗?”
“正在写呢。这本书的篇幅比较长,共有十一个分卷。名字就叫《大国崛起》,主要内容就是……”
“这确实应该反复推敲,而且那些资料不好找。哦!章老的关系,这是图书馆的借阅证。这张借阅证等级比较高。可以借阅一些内部资料。”
“谢谢耿老师。”
与京城电视台的见面,李缘是通过了部队出版社耿月编辑的关系。所以今天通过她的介绍,约在了全来顺,与电视台的一位柳主任见上一面。
这年代的京城电视台相当的牛气。央妈是老大,京台就是老二,理所当然就是全国各地方电视台的大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