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沈万三在朱元璋手里,并没有被发配到云南充军。
朱元璋怜惜他的才能,一直将他留在身边,参考他的意见,制定朝廷关于盐铁经营的规矩。
这一消息不被任何人知道,所有人都以为沈万三死在了前往云南的路上。
只有朱元璋以及马皇后两个人知晓。
“走吧,回凤阳,别等天黑再动身,那可就不好赶路了。”朱元璋道。
“是。”
马皇后跟宁国公主应道,随后各自命丫鬟收拾了行装,坐上马车,一行人在锦衣卫的护持下,朝凤阳府赶去。
与此同时,
县衙中,
孟襄正与张汝培饮酒作乐。
不是孟襄贪图享受,是张汝培找到孟襄,说自己欠他救命之恩,说什么也要拉着孟襄好吃好喝庆祝一顿。
孟襄推拖不得,只能陪他。
很快,
张汝培喝醉了,孟襄头也有些发晕,不过还能承受。
“长鸣,拿纸笔来。”
孟襄喊道,他可没忘了自己还要给老朱写奏章讨要盐引的事。
至于怎么要,他想得很明白。
就是糊弄。
老朱再聪明,他也只是个古代人,思想眼界受当前时代的拘束,看不透一些东西,比如鬼神之类的。
孟襄就打算拿这做文章。
直接大禹托梦,要他开采涂山盐造福天下,为大明百姓启智,再加个让涂山百姓制盐贩盐,便能摆脱贫困,发家致富。
以老朱的智商以及对百姓的体恤,孟襄敢肯定他一定会答应。
“老爷,纸笔来了。”
长鸣说着,将笔送入孟襄手中,又将纸在他眼前摊开。
孟襄挥毫泼墨,数百字奏章一气呵成,随后印上县令官印,道:
“长鸣,你亲自走一趟南京城,将此奏章呈上去,顺便把今天炼出的细盐带去二两,呈给陛下,就说是祥瑞,服用后能启智。”
“是,长鸣知道了。”
“还有,挑二十来个嘴巧机灵的人,一并带去南京城,让他们会说书的说书,会打板的打板,将涂山盐是祥瑞、能启智的事,编成故事,传遍南京,明白吗?”
“明白了。”
“记住,把什么状元郎、探花郎统统都编进故事里,必要时刻,把陛下、娘娘也可以编进去。”
“不过这种就需要私下里传播了,不能让其他人知道,不然陛下真问罪起来,咱们可担当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