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0532、后装火炮(1 / 4)

流云剑 苕面窝 3625 字 2022-10-25

0532、后装火炮

徐风贤,五十七岁,浙江镇海人。熊家军水师船场总督,相当于朝廷正二品大员待遇。

徐家祖上在镇海有四座船塘(船坞),能够分别建造广东船、蜈蚣船、鹰船、子母船。

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年)的宁台温之捷,戚继光、胡震等所部战船近战倭船,击沉、撞沉敌船十余艘,烧残敌船五艘。

这一次戚继光所乘坐的主战船——广福船,一千九百料,长度二十六丈,船舷最大宽度十丈八尺五寸,堪称超级巨无霸,就出自徐家之手。

此仗大获全胜,徐风贤的祖父认为徐家的好日子来了,因为朝廷需要在海上抗击倭寇,就肯定需要徐家造船。

可惜事与愿违,戚继光和胡震虽然在海战中打赢了,但是朝廷下达的诏命是:“片帆不得下海,沿海百姓内迁不低于一百二十里,饿死倭寇和弗朗机海贼。”

沿海百姓数千年来都是靠海吃海,根本没有其他的谋生手段。朝廷里面的东林党祸国殃民的禁海之策,不仅导致沿海全部荒芜,而且百姓饿死数十万,被逼当海盗的就有四万余人。

“早知如此,我绝对不会帮助戚继光造大船,而是造小船。只要倭寇存在一天,朝廷就不能禁海。虽然倭寇杀了数万百姓,但也没有朝廷禁海令死的人多。多少渔村都全部死绝了,这就是大明朝干的好事。”

这番话不是徐风贤说的,而是他向熊储转述祖父临死之前的遗言。

熊储当然能够听出这番包含的巨大悲愤,还有一种死不瞑目的巨大遗憾。

“徐大人,朝廷做了很多不得人心的事情,所以我们才需要补救。现在葡萄牙、荷兰、英国的那些海贼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我需要你们造船,越大越好,越快越好。”

熊储看着江面上一艘崭新的三桅大船,语气有些急迫,透露出无限的焦虑。

徐风贤接近六十岁了,下颌的一把胡须随风飘动,但显得精神抖擞,神采飞扬:“主公,这是个事情着急也没用。如果真要建造大船,那就必须在大海边上才行。在江边上造船,大不了。”

“主公请看,这是一艘炮舰就已经到了极限,而且还不能满载,否则就要搁浅。这一艘是我祖父当年准备给戚继光修建的坐舰,可惜那个时候没有铁檀木、就更别说金丝檀木和紫檀木了,最后没有实现。”

“现在不一样了,两万多人进山伐木,然后顺流飘下来,所以我才决定首先建造这一艘一千八百料的战船,算是安慰祖父大人的在天之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