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0253、地牢反省(1 / 4)

流云剑 苕面窝 3326 字 2022-10-25

杀胡口(今杀虎口),古称参合口,唐朝称白狼关,宋朝称牙狼关。

大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剌南侵,多次从这里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

“杀胡口”和右玉城作为军事要塞,自古战火不断,特别是在大明正统至嘉靖年间,先后多次被蒙古军队攻下来。

一直到大明隆庆五年(一五七一年)蒙汉“互市”以来,双方化干戈为玉帛,杀胡堡、得胜堡、新平堡(天镇)马市重新开放。

当然,北方鞑子并不是随心所欲就能够攻下杀胡口,然后打进长城以内劫掠一番的,也有碰的头破血流的时候。

嘉靖三十六年(公元一五五七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守军却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孤军奋战,坚守右玉城长达八个月的时间,这在战争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这场战争起因于“桃松寨事件”。

桃松寨,是俺答汗之子辛爱的小老婆。

辛爱四处征战,在家的时间比较少,自家田里都长毛了。

男人在家的时间少了,新娶的小老婆桃松寨有些耐不住寂寞,就与身边的卫队长鬼混到一起,被发现后慌忙投奔了明朝。

当时的大同总督杨顺,是一个眼高手低的混蛋,成天想的就是如何升官发财。

桃松寨和那个野男人逃过来以后,杨顺竟然没有想过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为邀功请赏将其送进京城。

老婆跟别人跑了,而且跑到外国去了,这是男人永远洗刷不干净的耻辱。

作为王子的辛爱,当然更加觉得这是奇耻大辱。于是冲冠一怒,率部攻打杀胡口,很快就包围了右玉城。

自己的统帅辛爱,被部下亲兵戴了一顶大大的绿帽子,那些蒙古兵真有些同仇敌忾的架势,一时间攻势如潮。

右玉城军民浴血奋战,誓死不退。即便是右玉守将在作战中阵亡,广大军民仍然没有恐慌,更没有屈服。

一个叫尚表的武将本来在家轮休,在这种危急关头抛弃了所有的个人荣辱,主动出面接过了右玉保卫战的指挥权,带领两万军民和蒙古鞑子进行殊死的搏斗。

粮食没有了、牲口吃完了、战马吃完了,城内活人就开始寻找一切能够吃的东西,包括新鲜的尸体。

就是在这种极端困苦的条件下,从九月血战到第二年的四月。终于坚持到朝廷大军到来,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从此,杀胡口就成为一段传奇,也是北方鞑子最痛恨的地方。

传唱数百年的晋商“走西口”,走口外建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