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0247、寺庙命案(1 / 4)

流云剑 苕面窝 3504 字 2022-10-25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代陈陶的乐府诗《陇西行》,说的是大唐男儿奋不顾身,誓死横扫匈奴的英勇壮举。无定河边一战,五千精锐之士阵亡,从而解除了北方匈奴的威胁。

陈陶所说的这场战争,敌人并不是他笔下的匈奴,而是唐宣宗李忱对吐蕃用兵,平定了秦(今甘肃天水)、原(今甘肃固原)、安乐(今宁夏中卫)三州以及原州七关的吐蕃叛乱,稳定了河套地区的局势。

他在诗中借古讽今,并不是要歌颂那些为国捐躯的勇士们,提振人们抗击外侮的勇气,而是讽刺朝廷发起的这场战争造成的灾难,表示自己是多么的悲天悯人。

当然,陈陶不过一介腐儒,根本不知道朝廷为什么在经历了安史之乱以后,国势江河日下的时候,下决心发起这一场保卫边疆的大型战争。

所谓文人误国,说的就是陈陶这类打着悲天悯人旗号的腐儒。

刚好折射出晚唐时期文官集团李党、牛党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专于争权夺利,空谈误国的卑劣伎俩。

在陈陶这种人看来,汉武帝驱逐匈奴开疆拓土,唐宣宗平定吐蕃解除边患根本没有意义,不过是为了炫耀个人的文治武功,劳民丧财而已。

陈陶这种人眼中没有国家和民族利益,他们自我标榜心怀天下黎民,自己才是救世主。

这种人没有中进士,始终不为朝廷所用,自然不是没有道理的。

无定河,真名叫桑干河。

桑干河主流恢河发源于宁武县的管涔山分水岭,源子河发源于山西左云卫靠近长城的截口山,两河在朔州马邑城会合后始称桑干河。

因为桑干河经常在洪水泛滥的时候改变河道,导致河床“居无定所”,所以当地人称之为无定河。

马邑城就在桑干河边上,熊储带领众人是两天前赶到这里的。

熊储一路上快马加鞭赶过来,并不是无缘无故,自然有深层次的原因。

马邑城又叫“城上城”,是洪武三年在古城原址上重新修建的,只有原来的一半大小。

马邑城砖券四门,城高三丈六尺,堞高六尺,共四丈二尺。顶阔四丈,脚阔八丈,周围一千二百丈,堞口三千一百三十五。池深三丈五尺,阔一十二丈。全城周长九里十三步,合计一千六百八十丈。

有四座瓮城,一十二座敌楼,门楼四座,角楼四座,铺楼二十四座,烟墩四座。四门中,东曰“文德”,西曰“武定”,南曰“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