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墩子回答道“掌柜的,外面就是一条古玩街,古玩在这里很受欢迎,您要是有心思,还得赶紧开门做生意啊!”
听着伙计的劝导,郭啸天也觉得自己是该开门做生意了。
虽然,这处店铺没花他一分钱,但收东西是他的喜好啊!
万一下手慢了,就成为别家手里的东西了,好东西一旦遇上识货的人,再想弄回来,那可就得掉血。
然而,想收东西,本金却是重中之重。
再会捡漏,也不可能真的空手套白狼。
郭啸天瞅准了自己作假的技能,“以假乱真”。
在古玩行里,没有什么东西是假的,有的只是打眼了的人。
识不识货,能不能低价捡漏,全凭买家的一双眼睛。
郭啸天瞅准的第一件“宝物”,便是他花费千元钱而来的哥窑笔洗。
虽然碎成了块块,但在系统的复原下,又重新完好如初。
这时候,郭啸天才明白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古玩这一行,靠努力是最没用的,还得有天赋,有眼力劲。
在慧眼之下,眼前这只“哥窑笔洗”简直假的不能再假。
自己眼中的捡漏,在老板眼中恐怕就是一个棒槌。
棒槌,是古玩行里的行话,属于新手中啥也不懂的小白。
这些人就喜欢棒槌。
郭啸天敢保证,下次再去那家店,老板绝对对他热情,恨不得把他当再生父母的那种。
“以假乱真”技能发动,此时,郭啸天的手上蒙上一层金光,轻轻在“哥窑笔洗”上滑过。
残次的印记消失,模糊的手段一点一点变为精细,最不可思议的是,那被称为点睛之笔的“历史古韵”,完全契合着哥窑笔洗所承载着的历史环境和作用。
按照郭啸天原来的眼光看,这毫无疑问就是一只真得不能再真的哥窑笔洗。
就算是利用慧眼的能力,不仔细瞧也会失误。
郭啸天觉得,这技能简直就是为造古董而生。
他没急着开张,而是返回了房间。
一只哥窑笔洗还不足以撑起店铺的门面,他还需要更多宝物珍品,不然,怎么对得起“珍宝阁”之名。
万宝路,琉璃厂的变种街道。
这里横放着的摊位只多不少。
上到武松机枪扫虎图,下到袁大头吸烟银币,好东西丝毫不比琉璃厂的少。
说是来淘宝,其实也就是来见见世面。
真想捡漏,还不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