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郡剩下的工作开展的极为顺利,其余县城在知道了张宝被消灭后纷纷归降。
对于这个混乱的时代来说,没有依靠的小势力大多都不愿意拼命,谁当黄帝不是当啊,干嘛把自己的命豁出去?
如今刘程已尽得江州郡和永安郡,整个天下十三州,益州的地盘是相当大的,而刘程已经得到了一半。
如今只要把驻扎在梓潼的黄巾军和割据在汉中的张鲁征服,那么益州就尽在掌握了。
有很多文人谋士说,如果不是刘焉年迈,又遇上了黄巾之乱的话,那么他是最有可能统一中原,做第二个刘秀的。
其实最可惜的还是刘焉的几个儿子都没有他的雄心壮志,南都的经济实力虽然雄厚,但经过黄巾军这么一番折腾,也已经是千疮百孔了。
因此刘璋虽然回归南都,但刘程相信就算刘璋率领大军抵抗,南都百姓也不太愿意与之顽抗到底。
毕竟老百姓想要的,还是安稳。
永安郡的事情交给诸葛亮和周仓,刘程就带着一万左右的士兵回去,庞统和甘宁用来对付南都是很合适的。
甘宁原本就是南都的将领,在军中有一些威望,而庞统对于打地盘更在行一些。
历史上庞统是死于进攻益州的路上,成为了一块很重要的垫脚石。
但刘程目前已经得到了益州的一半,加上黄巾之乱的发生,整个益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刘焉再活个十年年,那刘程喝汤都赶不上热乎的。
所以得取天下天时地利人和少一样都不行。
且说李严跟随刘璋回到了南都后,一边积极的重新建设南都,一般招兵买马,抵御远在梓潼的黄巾军。
刘璋在安葬了刘焉后,也把心思放在了治理上,这个人胆子小是小,也没多少远见,但好在人老实。
他在江州生活过一段时间,虽然那个时候刘程没有为难他,还好吃好喝的对待,但刘璋还是知道感恩的。
刘程回到江州后,整顿了下军务,就送战帖给刘璋。
战帖是庞统写的,以刘程的名义写的。大概的意思就是刘璋兄最近身体好吗?南都的百姓是否已经脱离苦海,我的意思是请刘璋兄投降,可以保留刘璋的荣华富贵。
但有一点,刘程是不会退步的,那就是田地。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
刘程需要把这些田地收回来重新分配,以达到土地最大化的利用率,而不是让那些世家子弟坐享其成。
刘璋也很为难,毕竟南都内部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