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是由太守府出资修建,所以税收和房租都是归太守府所有,这也是官方的收入来源之一。
“我家主公自从接收江州后,开源节流。因此,江州百姓的赋税并不高,百姓安居乐业。”诸葛亮自豪的介绍着,这倒是让黄承彦颇为佩服。
黄承彦说:“看刘太守年纪不大,倒颇有明君之姿。这次来,也是水镜先生的嘱托,看看你在此如何。今日一见,他终于可以放心了。”
“只是——”黄承彦不免担忧。
诸葛亮引他来到一处茶馆,这里是太守府设立的,可以喝茶歇脚和住宿,价格便宜,但要很好的服务倒是不可能。
茶馆还是由驿卒服务,烧上一壶茶水后就退下了。
诸葛亮为黄承彦倒上茶水,不解道:“黄公,你我还需要遮遮掩掩的吗?”
黄承彦道:“那倒不是,这本属于你们内政,我也只是随口说说。”
黄承彦叹了口气,说:“只是这大好的风华,没有足够的兵力,如奶娃娃抱一宝玉,娃娃无罪,怀璧其罪也。”
诸葛亮也是眉头不展,说:“您的担忧也是我们所忧虑的,可江州城地处偏远,人口又少。想要征兵怕百姓埋怨,也怕劳动力少了,这繁华的景象便如水中泡影,随便一碰就破了。”
黄承彦不解道:“那为何不吸收大量的流民?当今天下纷乱,流民颇多!”
诸葛亮摇头无奈道:“我江州地处偏远,流民很少有来这里的。况且如果大量吸引流民,又没有可以给他们做的事,多半是要出乱子的。”
“江州底子薄,经不起大动荡,因此计划也暂时搁置了。”诸葛亮解释着,这一直都是江州的病因,但也只能慢慢来。
黄承彦道:“我看黄巾军气数将近,乱不了多久了。届时诸侯互相吞并,征讨,也是要早做打算的。你想想,天下今后会是如何的场景?”
“三分天下!”诸葛亮肯定的说,“将来主公必将与天下之英雄逐鹿中原,而最有可能成就大业者有三股势力”
黄承彦眼前一亮:“哦,愿闻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