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睡吧,我看他是累的。”
袁光明注意到陈泽浓浓的黑眼圈。
想必昨晚一定是熬夜熬的。
“走,咱们先出去看看。别影响他休息。”
“是,领导。”
一行三人走出房间,顺便将门带上。
袁光明又走到麦田旁边。
看了眼麦穗。
又看了下规模。
“领导,您预计这麦田,能有多少亩产?”
没有人比沈秘书更了解袁光明。
院长的眼睛,就是把尺子。
只要跟农业沾边的,都是他的知识区。
袁光明大致推算道:“应该在六百斤左右。”
“六百斤,这亩产已经很可以了!”孙秘书道:“但是小麦都已经收了呀,照理说,现在可以播种子。难不成陈泽一直留着不收?不会这么懒吧,拖了足足一个月?!”
袁光明微微蹙眉道:“收麦子也不过一天工夫,倒也不碍事。”
扭头一看。
“那是什么?”
几人这才发现,不远处还坐落着两间屋子。
“奇怪,原先基地内没这两栋屋子啊,难不成是陈泽自己找人建的。”
“过去看看就知道了。”
袁光明率先来到鸡舍。
摸了摸木头,又闻了下:“的确是刚建不久,原木香味还挺浓。”
说罢,袁光明推开鸡舍大门。
叽叽喳喳的叫声,立刻扑面而来。
三人再次惊呆了!
“这么多鸡!”
“我去,原来是个鸡舍,这陈研究员要办养鸡场吗?”
孙秘书和司机大哥喃喃道。
袁光明则再次被惊喜到!
他快步来到鸡笼前。
看着一个个排列整齐的鸡笼。
袁光明却一脸诧异:“奇怪,他为什么不把鸡散养?为什么要关在笼子里?”
五十年代的养鸡技术,还停留在放山散养的原始阶段。
规模化养殖在工业发达的漂亮国,才刚刚出现。
国内根本连概念都没有。
也难怪袁光明吃惊之余,充满好奇和惊讶。
毕竟这完全是超越目前时代的养殖方式。
“领导!快来看,这些鸡蛋在干嘛呀?”
孙秘书一招手。
袁光明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好奇心直接拉爆,赶紧跑了过去。
“你看,这一个个小笼子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