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金人的上京城啊!什么?你问金人是什么人?嗯…也许,他们也是一支女真部族?至于上京城,好像也没部族见过,就是汉地的书里,写过这个地儿…”
哈儿蛮酋长阿力摸了摸脑袋,对于“金人”是不是“女真部族”,“上京城”到底在哪,他其实都不大确定。毕竟,各部纷繁南下,血脉融合又交替。这个时候的所谓的“辽东女真”,和金代南下的“女真”,隔了三四百年,早就没半点血缘联系和传承了。而所谓的‘女真民族’,在老奴一统各部崛起前,其实更多的,还是个地理上的概念。就像海西女真是海西那一片的,建州女真是建州那一片的,野人连片都没有…
“阿力,这个能遇到‘福余卫’,能买到许多马的地方,到底叫什么名字?你们平日里,又是怎么称呼的?”
“哦!祖萨满,那个地方水很浅,草场很丰茂,飞鸟很多,也很适合渡河。因此,这是周围的游猎放牧各部,骑着马匹迁徙时,最适合过江的浅滩河口…所以部族里叫它‘哈尔滨’!平坦的、有天鹅落下的浅滩,一处好过河的地方!…”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去哈尔滨,买马去! (第2/2页)
而等到太宗死后,大明就日渐变化,走向了文官主导的守成与文治,走向了越发严格的华夷之辩,并在边境互市上大加限制…毫无疑问,在这种变化中,武人失去了权力,内宦遭到了压制。至于蒙古和女真的异族?他们彻底从帝国的上层建筑中消失了,不再被帝国的权力接纳,渐渐变成了真正的“蛮夷”!
“主神见证!太宗皇帝朱棣?…”
听到这些久远故事,祖瓦罗眼神闪动。他虽然不知道,这些阿力口中的历史故事,到底有多少真实。但在他心里,这个太宗皇帝的形象,大概就和修洛特陛下一样,是能够收拢各部英杰,并且选拔重用的人物!而更令他遐想的是,大明神王太祖死后,太宗的靖难夺权…
“咳!止住,不要多想!主神庇佑!永乐…永乐?又是这个年号?”
祖瓦罗收起飘远的念头,看向倾塌的永宁寺内。那块记述着奴儿干都司建立,在永乐十一年刻下的石碑,还静静的躺在寺社的角落。而永乐年间大明的开拓,似乎远不止这奴儿干一处,还要向西再向西,向北在向北,抵达到朵颜三卫,甚至更遥远的漠北。
“先祖见证!太宗皇帝死后,朵颜三卫和朝廷的关系,就开始急剧恶化…最后,他们在土木堡之变里,倒向了瓦剌蒙古…至于现在,他们是蒙古左翼在辽东的主力,尤其是三部中最靠南、最强大的朵颜卫。他们牢牢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