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
还有燕王朱棣,因为一同在北面打了两场仗,所以能说上两句话。
……
想着自己这糟糕的人际关系,以及将来悲惨的命运,刚穿越过来的朱榑,不由地连连摇头。
从哪里谋个出路?
“齐王,齐王!”
朱榑正想着以后的出路,耳边却听得有人呼唤。
循声一看,不得了。
是坐在金銮宝座上的朱元璋叫他。
朱榑赶紧整理衣袖,躬身行礼:“父皇,您唤儿臣何事?”
他穿越过来,心神激荡,一时竟忘了身在大殿。
群臣都还在面君议事啊!
朱元璋此时面色很不好,冷声道:“咱跟百官商议山东剿倭的事,就看见你在那儿不住摇头,为何呀?”
朱榑微微一怔,旋即回想起来。
原来在月初,倭寇大举进犯山东,杀烧劫掠百姓。
老朱正为此事发愁,今日召见群臣,也是商量山东剿倭之事。
这种场合,他摇头晃脑,确实不合适。
朱榑赶紧恭声致歉:“父皇,儿臣一时精神恍惚,有所失仪。”
“哼!”
朱元璋闻言,直接冷哼一声。
精神恍惚?
分明是在殿上走神了!
让你听政学习,为就藩做准备,竟然走神?
不成器!
这时,都察院一名御史走出班列,高声奏道:“皇上,齐王殿前失仪,应予以训诫和惩罚!”
朱元璋眉头顿时一皱。
都察院这些御史,真是屁大点事都跳出来。
老子教儿子,还需要你们指手画脚?
朱元璋瞪了跳出来的御史一眼,而后看向朱榑:“倭寇进犯山东,你的藩地青州就在那里,就藩后也要面对倭寇的问题。”
“现在大臣们都在讨论如何平定倭患,你怎么能不用心听呢?你来说说,该如何清剿倭寇?”
俨然课堂上老师点名不听课的学生,出难题让他解答。
“如何清剿倭寇?”
朱榑闻言,立刻开始思索。
这个问题答的不好,怕是少不了一番责罚。
如果答的好,或许是一条出路。
大明国家初建,正是兵精将强,何惧倭寇?
只是倭夷跨海而来,大明海岸线长,不好防御罢了。
“有了!”
结合曾经看过的明朝抗倭历史,深知“答题”要4条理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