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十六章 这个锅,另有其人!(1 / 3)

灭经者非秦也,经也!

这话一出来,立马引起了轩然大波。

观众们压根没办法理解这句话。

苏明说是谁灭绝了经书,他们都能信,

可苏明竟然说是经书自己灭了自己,这就匪夷所思了!

经书又没有生命,它们还能自鲨不成?

砖家学者们更是疯狂抨击苏明的这个言论。

“荒谬!”

“你这是找不到甩锅的对象了吗,竟然说出这么荒谬的话。”

“经书自己灭了自己?我这辈子都没听过这么可笑的事情,你是不是疯了?”

就连观众席中的李老都皱了皱眉头,不明白苏明是什么意思。

现场唯有国学美女燕玲,好像能抓到一点苏明话语中隐含的意味。

她若有所思,忽然站起来对苏明问道。

“苏先生,你说灭了经书的是经书本身,莫非是说当时的经书有着致命的缺陷?!”

燕玲这一问,反倒是让苏明露出了赞赏的神色。

“看来学术界还是存在有水平的学者的,这位姑娘的问题可比你们这些所谓的泰山北斗高明多了。”

“她说的不错,秦朝的经书确实存在致命的缺陷。”

“首先是载体,秦朝普遍使用竹简来记录经卷,

一份竹简只能承载很少的内容,可是却沉重非常。

诸子百家的学说,比如《论语》,很多都是类似于语录的东西。

哪怕他们记载的比较简短,可是其内容就太多了,需要非常多的竹简来记录。”

“这就极大的增加了知识流通和保存的成本,

导致有稍许意外,经书可能就会从历史中失传。

这是一个缺陷。”

“但这个缺陷相比于另一个,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这个最致命的缺陷就是——咱们古代的学者特别喜欢注经!

注经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给某本经书写注解,类似于经文详解,其中包含了大量当时的社会背景、历史典故,

古代如果你要读某本经书,光读经书本身是不行的,你得连那些大学问家的注经一块读了。

这也能够解释一些人的疑问,为啥古人读四书要读那么久?

那不就几本书吗,一个月不就读完了?

这就是因为,经书本身只占古人学习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去读注经,

一本经书有时候可能有四五本注经,有的注经甚至还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