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开腔了;徐小凤名曲风的季。声音低沉和青春形象。绝不相称。但嗓子共鸣极好。感亦佳。感情也浓|连咬字吐都很有法度。我愈听愈高兴。深受吸引。
看看资料:“一九三出生”那么年轻。|功夫这样好分明是个天才。于是打分的时候。我每项各写个“十”字全部计分项目。都给满分!
我当歌唱比赛评判年。绝少给参赛者满分。但前这位新人。实在令人眼前一亮。歌艺和台风都一流。不给满分。她不公平。
我回过头再问老顾:“给多少?”作为主席评判的老顾却说:“四十九!本来想给五十;但艺术没有满分的。只好扣她一分!”我们到后来才知道。这位天赋奇高的女孩子。早有十多年表演经验。
如今见她举手投足。咬字吐句。全是大家风范。天生绝佳的身体语言。再加上如此惊人的舞步。简直令人神为之慑。假以时日其成就不可限量啊。”黄沾感叹地说道。
荣少亨点了点头。示赞同。在前世他看过一篇报道。说是当年歌坛天后王菲挟《容易受伤的女人》《我愿意》等受欢迎歌曲开她第一个馆演唱会时。歌迷们从红馆走出来的反应竟是“想不到这样闷!”因为那是个只有“听”而没有的“看”的秀。可见自八十年代开启的红馆式演唱会文化。对香人来说没有别的意义。就只有追求“极尽声色艺之娱”。
而奠定这种文化的。当然就是当的一干红馆神。又在诸神之中。艳芳便因她善引起公众注意的技巧而凌驾了许多女艺人的同行——是她那渴望娱乐人的欲望。使她作为艺人的多面性的以发扬光大。那年代。女艺人还未作兴标榜“性”和“格调”。唱歌就是把歌规规矩矩唱好。台风只是辅助性的一些姿势。很少人会想到要把它变成向自己挑战的难度。徐小凤便过。拖著长长裙。在台上走一步路好不困难。何况分秒必争地把衫一袭一袭的换出来。为观众的情兴波作浪?
艳芳是汲取了东洋演艺文化。因而改写香港女艺人的舞台地位的第一人。就算她不是第一个有此意图的。也是第一个做到了。故此她后来的舞台表演。表面上是要标榜她堂煌华丽。实却是借大场面来表她的功架。和宣她对观众情操纵与驾驭能力。所以说。梅艳芳当之无愧是秀场女神。其演绎能力无人能及!
仅以此章纪念一代天后梅姐。作为她的忠实歌迷。祝愿她在天国一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