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融合生成氦,实际上是最容易实现的聚变反应。
越重的元素,越难以发生聚变反应。
当然,任何一种元素都能发生聚变反应不然宇宙中也不会有那么多重元素,因为宇宙初期生成的只有氢元素,其他的所有元素都是在宇宙逐渐形成与逐渐扩张、以及恒星在生死轮回间产生的。
三千年的时间,足够让科学家好好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了。
到大重建时代结束的时候,人类已经掌握了用氢元素融合生成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十六位元素以内的所有元素。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第二十六位元素是什么?铁!
也就是说,人类已经可以利用氢元素,也就是质子与电子,通过聚变融合,无中生有的制造出铁。
毫无疑问,这需要耗费巨大的能源。
所幸的是能源已经不是问题了。
这样一来,就算在某个星系里缺乏前二十六位元素,人类也能制造出来,从而部分解决资源匮乏的问题。
当然,在这二十六位元素中,有三种至关重要即碳、氧、铁。
别忘了,人类是碳基生命,因此碳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元素。
人类的正常生理活动基于简单的氧化化学反应,因此氧也是不可或缺的,而铁在人体内负责运送氧化剂,还是建造生存设施中用得最多的元素。
说白了,只要有了这三种元素,人类的生存就基本上不是问题了。
问题是,这只解决了生存问题,而没有解决发展问题。
人类要发展,离不开对宇宙的探索,或者说是飞往其他星系,也就得进行宇航探险,也就得建造宇航探险的工具。
建造探险飞船,最不可缺少的是数十种稀有金属。
原因很简单,这些稀有金属是用来制造反重力场推进系统的必须元素,而且消耗量极其巨大。
可惜的是,所有稀有金属都在元素周期表二十六位之后,而且大部分在最后。
可以说,即便人类再花三千年,也不见得能够通过融合的方式,用质子与电子制造出稀有金属。
当时,科学家已经发现,铁是元素周期表中,最稳定的元素。
说得简单一点,铁即不容易进行裂变反应、也不容易进行聚变反
有了这个发现之后,一些科学家甚至预测,宇宙的终极形态,就是在不断的聚变与裂变之后,成为一个被铁元素充满了的三维空间。
可以说,这个发现让科学家非常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