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五十五章 最后方案(2 / 4)

燃烧的海洋 闪烁 3121 字 2021-06-11

了一个问题,即在三个月之后,中国陆战队将攻打巴拿马,占领巴拿马运河。在附带方案中,包括了攻占加拿大南部地区、攻占墨西哥城等作战规划。

显然,肯定有人提出质疑。

当时,印度总理就提出,规模如此庞大的作战计划,需要至少一千万地面部队,而中国只有大约六百万可以调动的地面部队,不可能完全实现该作战方案,因此提出,应该动用盟军。

印度总理肯出头,其他国家首脑立即附和。

中国真的没有能力实现这份作战方案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就算这份作战方案带有很大的政治色彩,以宣扬中国的军事实力为主,可是其可行性非常高,甚至可以说还有点保守。

战略轰炸方面,空军本来就比较保守。

当时,中国空军的轰炸机总量已经超过两万架。虽然牧浩洋已经削减了轰炸机产量,但是未来半年之内,每个月至少还能获得五百架轰炸机。如果投入所有轰炸机,中国空军能够在一天之内毁灭三座美国的大城市。如此一来,即便按照每作战五天休息一天计算,半年之内也能摧毁美国的所有城市。不仅仅是大城市,而是所有人口在五万以上的城市。另外,还能摧毁百分之八十的小城镇。

空军把轰炸规模缩小三分之一,不是轰炸机不够,而是弹药不够。

要知道,除了两万多架轰炸机,空军手里还有四万架大型电动运输机,其中有将近三万架是dy-2型,而这种大型电动运输机可以方便的改装成大型电动弹药运载与投掷平台,协助轰炸机作战。

可以说,不考虑战术航空兵,中国空军的打击能力还能提高两倍。

关键就是,后方的兵工厂能否生产出足够多的弹药。

这个问题非常尖锐,因为提高弹药产量并不容易。

五月底,牧浩洋就调整了弹药生产计划,所有重型巡航导弹全部停产,战术巡航导弹的产量也降低了百分之八十,兵工厂开始集中力量生产炸弹,而且主要是价格低廉、生产效率较高的非制导炸弹。为了提高炸弹的产量,牧浩洋甚至找到戚凯威,从盟军手里获得了上千万根大口径火炮的废旧炮管。要知道,这些炮管可以用来制造炸弹弹体,不但性价比高,性能也非常突出。

可惜的是,就算无偿获得了一千万根炮管,也只够使用一周。

除了缺乏制造弹体的材料,或者说制造弹体的速度太慢了,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即**产量跟不上。

要知道,中国在二零五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