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三十二章 晚打不如早打(2 / 4)

燃烧的海洋 闪烁 3187 字 2021-06-11

五公斤蔬菜、五公斤食用油,并且严厉打击市场投机倒把行为,故意炒作生活物资物价、金额超过一百万元的为严重刑事犯罪,最高可以判处无期徒刑。事实上,如此宽松的限购政策,使任何炒作物价的行为都不可能得逞,因为即便参与高强度的社会劳动,一个成年人一个月也消耗不了如此多的食物。要知道,如果折算成粮食的话,相当于人均年消费两千公斤,而在战前,中国的人均粮食年消费量也不到两千公斤。

从某种意义上讲,稳定的国内环境,正是中**队在前线表现神勇的关键因素。

官兵在前线浴血奋战为了什么?说得大一些,是捍卫祖国,履行军人的职责。说得小一些,就是捍卫自己家园,让身在后方的亲人能够过上安全、稳定、富足的生活,不让亲人受到战火荼毒。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中国的战争潜力还没有被榨干。

问题是,如果战争对国民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那么战争本身就失去了意义,至少会使取胜的价值大打折扣。

当时,牧浩洋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如果前线的进展一切顺利,在二零五六年,中国能够把战争开支所占比例维持在百分之六十左右,甚至能够有所降低,主要是几个主要战场上的战斗都已结束,军队的作战强度开始降低,战争物资消耗量也大大降低,没有必要继续把重点放在军事生产上,可以释放出部分生产力。

问题是,如果拖到二零五七年,那就不容乐观了。

要知道,战争拖到二零五七年,只有两种情况,一是战局逆转,二是在攻打美国本土的时候遇到了麻烦。

显然,前者不大可能,就算遇到了麻烦,美军也没有机会反败为胜。

关键就在后者。

虽然牧浩洋希望美国当局能够认清形势,在中**队攻上北美大陆之前投降,但是他又不会抱太大的希望,因为美国有雄厚的国家基础,还有大量没有动员的国民,也就很有可能负隅顽抗。

如此一来,早一天打到美国本土,肯定比晚一天打过去更加有利。

原因很简单,美国肯定会扩大战争动员规模,也肯定会全力提高军事产能,只是这些行为都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完成。也就是说,只要中**队的进军速度够快,就能赶在美国榨干最后一滴战争潜能之前打败美国,也就能够避免使战争规模扩大,避免在美国本土打一场恶仗。

这个机会,就在二零五六年。

牧浩洋掌握的所有信息都表明,美国肯定能在二零五六年来一次大爆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