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炮弹击沉超级航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事实上,在之前的海战中,就没有一艘航母是被大口径电磁炮炮弹直接击沉的。
最初,海军通过研制增程弹,初步解决了射程不足的问题,却使炮弹威力偏小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所罗门群岛大海战证明,新式增程弹甚至不足以重创美军的巡洋舰。
要想根治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开发全新的大口径电磁炮。
一年之内,负责大口径线圈电磁炮研制工作的西南电子与电磁设备研究所就完成了以往需要用五年、甚至十年才能完成的工作,开发出了最大炮口直径为三百毫米的第二代大口径线圈电磁炮。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研制除来,除了雄厚的技术积累之外,主要就是简化研制过程。
说得简单一些,三百毫米电磁炮就是在原有的两百毫米电磁炮的基础上,以放大的方式得来的。
当然,这绝对不是简单的按比例放大。
在炮口能量上,即炮弹在飞出炮口时的动能,三百毫米电磁炮是两百毫米电磁炮的…五倍,而不是线度比例上的一点五倍。电磁炮的炮口能量,直接决定了相关设备,比如电能储备系统、电能供应系统、冷却系统、线圈加速系统的基本性能指标,也就需要重新设计这些系统。
可以说,如果放在平时,没有五年时间,肯定搞不出来。
通过增大炮口直径,新式大口径线圈电磁炮的性能得到了飞跃。
严格说来,线圈电磁炮的炮口直径不是决定炮弹直径的依据,因为线圈电磁炮的炮弹直径肯定比炮口直径稍微小一些,而且可以通过安装适配器、调整发射能量等方式,使用口径小得多的炮弹。比如,三百毫米电磁炮就能使用两百毫米电磁炮的炮弹,要做的只是为炮弹安装环型适配器,并且把发射能量降低到两百毫米电磁炮的级别,但是绝对不能使用超出炮口直径的炮弹。
对海军来说,这绝对是好事。
要知道,海军的兵工厂已经生产了数亿枚两百毫米电磁炮炮弹,其中百分之八时还存放在仓库里面。如果直接淘汰两百毫米电磁炮,又无法使用两百毫米炮弹,等于浪费了数千亿采购经费。
事实上,两百毫米电磁炮炮弹足够应付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作战行动了。
当然,要把新式电磁炮的威力发挥出来,就得使用三百毫米炮弹。
与两百毫米炮弹相比,三百毫米炮弹的弹重增加了两倍,达到了六百公斤,弹道的末端速度提高了百分之五十,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