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利亚就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如果完全由空运投送作战部队,那么在战争初期,牧浩洋只能动用大型电动运输机,而且支持这些运输机的机场不会超过三十个。更重要的是,这包括了部署战术战斗机的前线机场,因此实际可供大型电动运输机使用的机场在十个左右。如此一来,真正能够投入战斗的大型电动运输机,也就只有一千多架。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在前线开辟野战机场。
所幸的是,中**队已经占领了新几内亚岛,而且控制了莫尔兹比港,还完成了南部沿海地区的勘测工作。
在这里,至少可以修建一百多座野战机场,而且每座野战机场到海岸线的距离都不会超过十公里。更重要的是,在新几内亚岛南部沿海地区,有足够多的深水海湾,能够供运输船只锚泊,还能修建简易码头。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
结果就是,十月初,中国陆战队就向新几内亚岛派遣了上万名工程兵,后来增加到了十四万人。
按照牧浩洋的安排,陆战队将在新几内亚岛南部修建五十座野战机场。
以一座野战机场部署五十架大型电动运输机计算,能够容纳二千五百架,并且保证这些运输机在执行二十次飞行任务之后,才需要返回后方的空军基地进行全面维修,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运输机的效能。
事实上,只要登上了澳洲大陆,问题就简单得多了。
澳洲北部主要是沙漠与戈壁,地势较为平坦,非常便于陆战队就地开辟野战机场,而且美军很难防守。只要在战场上开辟出野战机场,大型电动运输机就能以菲律宾、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的机场为根据地,向前线运送作战部队与作战物资,然后再由前沿部署的战术运输机把部队与物资送往各个战场。如果机场数量足够多,甚至能够在前沿部署战斗机,提高空军的作战效率。
当然,这也得有所准备。
在二零五四年初,牧浩洋就让庞跃龙大批量订购野战机场预制件。到二零五四年底,陆战队的仓库里已有差不多两百套了。如果不是陆军也在大陆战场上采用新战术,数量还会多一些。如果以半年为期限,而且加上陆军从大陆战场上撤下来的,可供陆战队使用的野战机场预制件的总量在四百套左右。也就是说,中国陆战队可以以间隔一百五十公里的方式,把野战机场铺满整个澳洲大陆。当然,在实战中,陆战队肯定不会这么做,而是会在主要战场上集中开辟数座、甚至数十座野战机场。
有了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