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
可惜的是,美军很快就找到了应对办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主要坑道上方十到二十米处挖掘一条假坑道,然后对主坑道进行加固,使其能够承受爆炸的冲击力,以确保主坑道不被震塌。
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美军想出了应对办法,陆战队也能想到新的手段,比如在钻头上安装摄像机、或者是其他探测设备,在确定钻到了美军的主坑道之后再进行爆破。美军的应对之策是,在陆战队进行爆破之前,用预制的器件堵住钻孔。后来,陆战队对钻杆做了改进,在钻探到主坑道的时候直接往里面灌入液体炸药,然后以电激发的方式引爆。美军的应对之策很直接,即在陆战队灌输液体炸药的时候提前引爆,炸死地面上的陆战队员。随后,陆战队改变了液体炸药的引爆方式,甚至在钻杆内安装了高压气体炸药灌,以遥控的方式把高能爆炸气体直接灌入美军坑道,杀死坑道里的美军官兵。当然,美军也想出了应对之策,比如通过提高局部地区的气压把爆炸气体控制在某个区域内。
总而言之,这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战斗。
后来,庄敬臣还获得了由庞跃龙颁发的特级战斗功勋奖章。
问题是,陆战队实际上没有推广这一战术。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大规模钻井的难度太大了,陆战队没有那么多的钻探设备,从后方运送也很麻烦,还得为此对参与行动的陆战队官兵进行培训,毕竟不是每一个陆战队队员都在地质钻探单位工作过;二是这个办法只能对付美军的坑道,无法对付加固了的地下掩体,特别是那些顶部有数十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穹盖的地下设施;三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而且陆战队的损失也不小,比如在五月二十七日的一次事故中,一名陆战队员误操作引爆了一百多吨炸药,导致附近的三十七名官兵阵亡、一百多人负伤。
事实上,这一战术在后面被证明是有效的,只是使用方法不对。
在后来攻打夏威夷群岛的战斗中,陆战队改进了钻井战术,不再使用野蛮的手段,而是用了一种更加简单的办法:通过钻孔向美军的地下坑道里灌水,并且在灌满水之后,在钻空上方修建一座蓄水池,确保美军坑道始终都被水灌满,让美军无法排水,也就无法利用被水淹没的坑道。
要知道,美军除了堵死坑道之外,没有办法对付涌入的海水。
堵死坑道之后,美军的地下防御工事体系就无法正常运转了。就算美军在附近开辟新的坑道,也有可能再次被发现,并且再次遭到水淹。更重要的是,岛屿深层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