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一扫颓势。
这个时候,时间点显得极为关键。
别忘了,在四月底的时候,美国海军新服役的六支航母战斗群还在大西洋上,而且没过几天就会返回诺福克海军基地。
也就是说,当时连牧浩洋都无法肯定,美国海军会到太平洋上决战。
虽然李明阳已经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情报,即美国舰队将在五月中旬出发,预计在五月的最后三天里到达珍珠港,随后弗伦奇就会率领舰队出征,而最有价值的一封情报是,弗伦奇已经指定了战略反击方案,目标不是所罗门群岛,而是马里亚纳群岛。但是直到四月底,这些情报还没有证实,或者说欠缺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即美国还没有为战略反击调动与部署陆战队,更没有集结与运送作战物资。
按照牧浩洋的判断,就算弗伦奇打算反攻马里亚纳群岛,也会首先夺取制海权。
此外,牧浩洋更加愿意相信,美军制订反攻马里亚纳群岛的作战方案,并不是真正想要夺回这座群岛,而是要让中国陆战队感受到威胁,从而迫使中国陆战队转移兵力,减轻所罗门群岛受到的压力。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牧浩洋信以为真,就会抽调陆战队去加强马里亚纳群岛的防御。
当然,不管怎么说,美军的战略进攻在即,海上决战肯定很难避免,所以牧浩洋得为海上决战着想。
他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在自己选择的战场上与美军决战,二是消除后顾之忧。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其实是一个问题,即只要想办法把让美军舰队去所罗门群岛,就能同时达到两个目的。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即得在舰队决战之前攻占瓜达尔卡纳尔岛,至少得使岛上的美军失去反败为胜的基础。
由此就产生了一个结果:牧浩洋也希望能尽快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取得重大胜利。
再回过头来看,就不难明白,牧浩洋为什么没有阻止司马文正了,因为在当时,要想迅速取得重大胜利的唯一办法,就是变被动为主动,让陆战队更加积极一些,加快美军有生力量的消耗速度。
只要伤亡巨大,美军就将失去威胁。
事实上,在这个局部战场上,中国陆战队打得起消耗战。原因很简单,制海权与制空权都在中**队手里,能够及时向前线增兵,因此兵力绝对不成问题,可美军却无法向瓜达尔卡纳尔岛增派部队,死一个就少一个。
到了五月初,准确的说是五月三日,牧浩洋的担忧变成了事实。
这一天,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