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战而退(2 / 4)

燃烧的海洋 闪烁 3119 字 2021-06-11

加固了冰坝,比如用钢筋对冰坝进行横向与纵向加强。

结果就是,即便美军炮击与轰炸冰坝,也没有什么效果,最多是炸裂了冰坝,工程兵只需要向裂缝里注入冷水,就能修复冰坝,而冰坝底部的泄洪道,则始终保证河水能够流入南面的里海。

这些冰坝,就是中**队渡过乌拉尔河的桥梁。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十多座冰坝一直保持通行状态,确保了二十个集团军的一百多万官兵顺利渡过乌拉尔河,也确保了上千万吨作战物资能够运到乌拉尔河西岸,让前线部队不用为补给发愁。

直到二零五四年三月底,日间气温上升到零上后,冰坝才开始消融。

这个时候,中国陆军的工程兵已经在乌拉尔河上架起了数十座舟桥,而且还开始修复被美军炸毁的桥梁。

显然,在现代化军队面前,大江大河不再是天然障碍。

到了二零五四年的第一天,渡过乌拉尔河的中**队已经达到了六个集团军,即第一进攻梯队的作战部队。

对美军来说,这绝对是一场灾难。

在此之前,连诺日罗夫都认为,通过炸掉乌拉尔河的冰盖、炸断所有桥梁,能够阻止中**队渡河,至少能让中**队在乌拉尔河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让美军能够从容的完成作战前的准备工作。

结果,中**队只用了一周,就把三十万地面部队送到了乌拉尔河西岸。

要知道,当时美军也就只有六十万官兵,而且三十个师的作战部队不到五十万。

如果把装备性能考虑进去,美军在战斗力上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与布鲁希洛夫一样,诺日罗夫别无选择,只能让美军撤退,通过战略性的撤退,以空间换时间。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军事常识。

任何一支军队的进攻距离都是有限的,总有停下来的那一刻,因此战略性撤退是在打不过敌人的情况下,保存己方兵力的有效办法。在历史上的战争中,这个办法屡试不爽,且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最有名的,就是在拿破伦的法军入侵俄罗斯的时候,俄军主动放弃首都莫斯科,使法军的后勤补给线断裂,最终因为补给不到位,倒了在俄罗斯的严寒之中,被库图佐夫元帅大败的战例。

毫无疑问,中**队再能打,进攻能力也有一个极限。

只是,中**队进攻能力的极限,直到这个时候都没有表现出来,准确的说,敌人还从没有让中**队达到过进攻极限。

原因很简单,中国陆军全新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