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弹幸运的击穿了机库甲板。也就是说,六艘美军航母的动力系统并没受到严重损坏,只是为了控制火势才不得不减速。
显然,降低了弹丸质量的增程炮弹在对付大型战舰时,确实有点力不从心。
随着距离缩短,大口径电磁炮的威力再次得到证实。
在持续十五分钟的炮击中,侦察编队的四艘大型综合战舰总共投掷了一万多枚炮弹,对六艘美军航母与六艘反潜驱逐舰进行了致命打击,还顺带击沉了三艘即将沉没的巡洋舰,结束了炮战。
这场战斗,也让南下的侦察编队耗光了战斗力。
炮战结束的时候,四艘大型综合战舰剩下的大口径电磁炮炮弹不到两千枚,而且为了引导炮击,损失了近二十架倾斜旋转翼飞机。
当时,弗伦奇的舰队就在一百多公里外,而美军舰队的防空区域为三百五十公里。
也就是说,前去引导炮击的倾斜旋转翼飞机将进入美军舰队的防空区域,不可避免的遭到美军战斗机拦截。
有趣的是,牧浩洋没有在这个时候出动战斗机掩护侦察编队。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当时牧浩洋正在考虑是否发起空中打击,因此对舰载战斗机的应用比较保守。牧浩洋还有另外一个选择,让舰载战斗机执行“武装侦察”任务,负责监视与跟踪美军舰队,然后让侦察编队攻击美军舰队。不管是哪种选择,在七点过的时候,牧浩洋都来不及出动舰载战斗机。
七点四十五分,弗伦奇命令舰队转向。
此时,他已经知道滞后的六艘航母遭到攻击,丧失了生还的希望,而且后方的反潜作战已经开始。
考虑到侦察编队正在高速逼近,弗伦奇别无选择。
美军舰队没有直接南下,而是向东南方向航行,航向大概为一百三十度,目的地是卡平阿马朗伊环礁。按照弗伦奇的设想,在脱离了接触之后,再向东航行,从赤道南面前往吉尔伯特群岛,再返回珍珠港。
这个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时,牧浩洋认为美军舰队要么向南、要么向东,因此在战术安排上,南面的侦察编队继续南下,东面的侦察编队则向东南航行。虽然从理论上讲,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东面的侦察编队就能追上美军舰队,但是实际上两支舰队的距离在一千七百公里以上,只要美军舰队在二十个小时内再次转向,就能避开从西北方向逼近的侦察编队。到时候,就算牧浩洋发现美军舰队已经提前转向,也来不及在茫茫大海上展开全面搜索了。当然,牧浩洋还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