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携带了三分之一的燃油,空战重量比首批升空的轻了六吨。
这就意味着,这些j-32的空战推重比高出了零点二,能够在更大的飞行包线内做出十八g的机动动作。
第二轮冲击,又有二十三架美军战斗机被击落。
到这个时候,美军战斗机飞行员甚至没能咬住一架j-32。
结果就是,在眼看就能攻击西印度洋舰队的时候,美军战斗机不得不抛掉炸弹,转为应付防空战斗机。
九点十五分,美军的第一轮攻击结束。
从战术上讲,美军此轮攻击收获的只有苦果,没有战果。
根据西印度洋舰队的作战记录,在这场战斗中,防空战斗机击落了八十八架敌机,此外防空战舰还击落了十七架敌机。后来,美军也承认,在当晚的第一轮攻击中,损失了一百零八架战斗机,比中国海军统计的战果还多了三架,其中七十三架是舰载战斗机。在这些被击落的战斗机中,大部分飞行员要么阵亡、要么被俘、要么失踪,只有不到二十人获救,而且只有八名飞行员有机会再次驾驶战斗机升空。
相对而言,西印度洋舰队的损失小得多。
根据可以考证的资料,西印度洋舰队在这场战斗中最多只损失了二十三架战斗机,而且大部分飞行员获救。而根据幸存飞行员会议,当天晚上在空战中被美军击落的舰载战斗机不会超过二十架。
相对而言,美军取得的战果就无足轻重了。
攻击结束的时候,没有一艘战舰被导弹或者炸弹击中,只有一艘远洋护卫舰在高速规避导弹的时候与邻近的驱逐舰发生侧碰,而且损伤并不严重,没有对后继战斗产生影响,也没有人员伤亡。
只是,这轮攻击收到了一个预料之外的效果:让章玉廷放松了警惕。
前面已经提到,章玉廷认为美军第三舰队从珀斯出发之后,即便沿最短航线以最快速度航行,也要到二十三日下午才能赶到,此时应该在三千公里之外,根本没有办法出动舰载战斗机攻击西印度洋舰队,而美军部署在迪戈加西亚的轰炸机肯定撤走了,不然应该在第一时间到达。
也就是说,按照章玉廷的判断,美军没有能力发动第二波攻击。
严格说来,他的这个判断没有错。如果美军仍然有部分轰炸机留在迪戈加西亚,就应该派遣更多的战斗机夺取制空权,让轰炸机首先用重型反舰导弹发动攻击,然后让战斗机用反舰制导炸弹进行补充攻击。
事实上,第三舰队也确实在三千公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