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六章 中东战争(2 / 4)

燃烧的海洋 闪烁 3134 字 2021-06-11

中东地区,埃及是经济、军事、外交等实力都位居前列,但是在本质上,埃及仍然是一个高度依赖外界,特别是对华贸易的发展中国家,甚至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

与基础实力相比,埃及的国防力量明显过头了。

这就好比一个人有两只足够大的拳头,却没有强壮的身体。

在一场十多天的战争中,埃及军队还能正常发挥,可是在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中,问题就暴露无遗了。

第五次中东战争之后,埃及的国防实力并没有实质性增长,基本上在吃老本。

别的不说,在二零三七年之后,埃及只从中国采购了第二批二十四架j-30i,没有按照原订计划用j-30i替换三分之一的现役战斗机,连j-22m的改进工作也一拖再拖,陆军换装计划更是连续三次推迟,到二零五零年的时候才启动24式主战坦克的改装计划,并且计划在二零五五年引进地面战平台。

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埃及的经济实力,二是中埃关系。

经济实力上,在第五次中东战争之后,纳杰夫不再把以色列看成巨大威胁,开始按照他的设想提高埃及在阿拉伯世界中的地位,比如与叙利亚联合,拉拢约旦等国共同帮助巴勒斯坦复国,此外还为其他较为贫穷的阿拉伯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结果就是,埃及把大量的资源花在了对外援助上,而没有集中力量巩固自身实力,更没有在国防建设上投入大笔资金,导致国防力量增长缓慢。

当然,后者起到的影响更加重要。

从本质上讲,中国并不希望出现一个泛阿拉伯联盟,更不希望阿拉伯世界统一在一个政府之下。说得简单一些,中国的中东政策与美国的中东政策没有实质上的区别,都是利用中东国家间的矛盾来控制中东地区,只是着手点与美国不同,即美国支持以色列、中国支持阿拉伯国家。

在这个大背景下,纳杰夫的政策自然与中国的利益背道而驰了。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中国不再为埃及提供无偿军事援助,也降低了军事援助级别,即便没有禁止向埃及输出先进武器装备,也采取了基本贸易原则,即埃及必须以市场价格从中国购买军火。

显然,以埃及的实力,根本买不起先进武器装备。

要知道,j-30i的市场价格为每架二十七亿元,算上人员培训费用的话,超过了三十亿元人民币。二零五零年,埃及的国防预算为五千七百亿埃及磅,约和四千四百亿元,仅能采购一百多架j-30i。

从某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