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者,而最受影响的就是俄罗斯。
要知道,在常规军事力量有限的情况下,俄罗斯的主要国防支柱就是核武器。
只是,在第五次中东战争之后,美俄关系有所修复。
其中的主要因素就是中国的中东政策,准确的说是排他性政策。在第五次中东战争结束之后,不但埃及成为了中国的准盟国,连叙利亚也投入了中国的怀抱,俄罗斯不但没有捞到一点好处,反而失去了唯一的立足点。结果就是,中东成了中美对抗的舞台,俄罗斯根本没有发言权。
要知道,在此之前,俄罗斯还能通过叙利亚影响中东局势。
面对中国咄咄逼人的战略扩张势头,俄罗斯别无选择,只能通过与美国改善关系,应对来自中国的压力。
到第二次印度洋战争后,中俄合作走到了尽头。
这场战争让俄罗斯当局清楚的认识到,中国的战略扩张势头有增无减,而俄罗斯首先应该考虑的不是在这场战争中的得失,而是在这场战争之后,中国会把枪口指向谁,或者说谁会成为中国的下一个打击对象。
俄罗斯得出的结论很简单:俄罗斯就是中国的下一个对手。
国家间,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在中俄共同利益已经所剩无几的情况下,中国肯定不会把俄罗斯当成盟友看待,反而会把俄罗斯看成是崛起道路上的障碍。
要知道,在印度之后,只有俄罗斯能够对中国本土构成直接威胁了。
作为通过扩张建立起来的全球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在面对挑战的时候,肯定不会选择妥协。
剩下的,就只有对抗。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俄罗斯把中国当成了潜在威胁。
同样的,美俄关系也在这个时候全面升温。
从二零四五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的对外政策中,重点扶持俄罗斯就成了重头戏,而且力度丝毫不比当初扶持印度差。
比如,在俄罗斯的第五代战斗机试飞后不久,美国就同意转让f-44的部分技术,帮助俄罗斯开发更先进的空中战术平台,甚至暗示过俄罗斯,愿意整机出售f-44,帮助俄罗斯建立生产线。只是f-44在之前几场战争中的表现并不怎么样,战术定位也与俄罗斯空军的需求有所差别,所以俄罗斯依然决定利用美国提供的技术,单独研制一种能够符合空军作战需求的第五代战斗机。
又比如,美国在二零四六年就以援建的方式,帮助俄罗斯修建第一座可控聚变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