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平摊的开发与设计费用接近两百亿,“黑龙江”级都达到了一百七十亿元。更重要的是,“湛江”级还成功出口到十多个国家,通过外销分摊了三分之二的开发与设计费用。相对而言,“泰山”级根本不可能外销,“黑龙江”级也要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才以处理过剩军事物资的方式,出售给了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几个主要盟国。
当然,成功打开外销市场,也具有极为主要的政治意义。
别的不说,在“湛江”级进入中**火出口名单的时候,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出售类似的战舰,连美国都没有。对于众多中小国家来说,“湛江”级就是最理想的大型战舰,也就必然因此与中国靠近。比如,在把“湛江”级卖给南非之后,中国与南非的关系大为改善,南非也因此在第三次世界大战初期保持中立,没有向美国提供军事基地,大大减轻了中国海军在印度洋上的作战负担。
可以说,这些都与牧浩洋有关。
从装备规划角度看,牧浩洋是中国海军的第一功臣。没有他在战前做的规划,以及明智的决定,中国海军肯定是另外一个模样。
只是,在牧浩洋做的“投资”中,成功案例绝不仅仅是“湛江”级。
从影响上看,“湛江”级还算不上最成功的军备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