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一十四章 战略项目(2 / 4)

燃烧的海洋 闪烁 3108 字 2021-06-11

够说是水火不容,但是同样在美国的协调下,和平共处了几十年。只需中国在南亚政策上不偏袒任何一方,印巴保持和平并不是难事。

当然,与印度签署同盟条约也不是什么难事。

从杜小蕾那里得到了肯定答复之后,牧浩洋没再迟疑,在印度基础设备建设规划上把机场放到了要位置上。

按照牧浩洋的设想,接下来,就应该重点展电动运输机。

毫无疑问,这不是战术决策,也不仅仅是装备建设问题,而是关系到队未来作战能力的战略决策。

以至能够说,牧浩洋做出了孤注一掷的决定。

如果电动运输机项目没有搞成功,或者没有达到牧浩洋的预期目的,队的作战能力肯定会大受影响。

当时,牧浩洋这么做,也是出于长远考虑。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来自海军。

只是,很多人并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似乎觉得海军与电动运输机完全不沾边,不可能有什么关系。

作为总参谋长,牧浩洋考虑的不是某一个军兵种,而是整体军事力量。

当时,事力量中,最大的短板就是海军。

虽然在第二次印度洋战争迸前,中国海军已经是仅次于美国海军的全球第二,舰队规模相当于美国海军的百分之七十,但是,中国海军的主要作战区域也只有美国的百分之四十,因而在部分地区,中国海军的实力过了美国海军,但是海军本来就是战略军种,而且具有强大的战略机动能力,实力上的差距很难通过其他方式弥补,在战争期间中国海军根本没有多少优势。

更重要的是,第二次印度洋战争结束后,中国海军的舰队规模缩小了三分之一。

能够说,这是一个无法忽略的因素。

要知道,海军的建设周期非常漫长,即便中国海军已经过了积累期,进入了高展阶段,但是要想在短短几年之内追上美国海军,仍然是不大可能的事情。就拿舰队来说,中国根本不可能在几年之内造出足以追平美国海军的战舰,也就不可能在舰队规模上过竞争对手。

作为海军将领,牧浩洋非常清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说得简单一些,如果在第三次世界大战迸的时候,中国海军依然只有八艘航母,那就没有丝毫胜算。

当然,到时候肯定不止八艘航母。

“c3”项目已经在第二次印度洋战争期间获得批准,第一批四艘“c3”级航母将全部在二零四五年底之前开工,估计在二零四八年下水,在二零四九年底到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