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不对欧盟在印企业造成损失,而我们根本不可能赔偿损失。从经济学角度讲,这场战争对欧盟在印企业造成的损失根本无法计算。”
黄瀚林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杜小蕾的意思。
“此外,只要战争爆发,美国就会设法拉拢欧盟,也就会做出相应的承诺,因此我们只保证欧盟在印利益的话,等于什么都没做。”
“你的意思是,欧盟有可能倒向美国?”
“不是有可能,而是肯定。”
黄瀚林的眉头跳了几下,让杜小蕾说下去。
“只有让欧盟成为战争的获益者,而且证明我们有能力打赢这场战争,哪怕美国与欧盟联合干预也不可能改变战争结局,我们就有能力说服欧盟,让欧盟保持中立。当然,只要保持中立,就是在支持我们。”杜小蕾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从长远来看,这也许是我们在与美国对决之前,拉拢欧盟的唯一机会。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朋友,哪怕不是盟友,也应该是保持中立的朋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盟恐怕是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唯一选择。”
黄瀚林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朝牧浩洋看了过去。
“总理说得没错,从军事角度讲,我们也应该努力使欧盟保持中立,至少不能让欧盟明着支持美国。”
“这么说,没有更合适的选择了?”
杜小蕾叹了口气,牧浩洋则摇了摇头。
“好吧,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让欧盟成为获益者?”
牧浩洋没有开口,因为这不是他擅长的东西。
“从目前来看,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印度实行门户开放政策,哪怕是有针对、有限制的门户开放政策,承认欧盟在印度与我们享有共同的权力与利益,为欧盟企业提供同等的优惠条件与市场准入门槛。”
“这就意味着,我们很有可能白打这场战争?”
“当然不是白打,至少我们有一半的利益,而且利用地缘优势,我国企业在印度的发展前景肯定更加光明。”
“在军事与政治上,我们也能收获不少好处。”牧浩洋补充了一句。
黄瀚林长出口气,说道:“没有别的选择了?”
“在拉拢欧盟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考虑的不是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让欧盟动心,而是美国会开出什么样的条件。”杜小蕾作为外交家,在这方面有比任何人都要独到的眼光。“很明显,美国绝对不会承诺给予欧盟同等的权力与利益,最多只是放款限制条例,让欧盟参与印度的战后重建工作。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