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三百名叙军官兵阵亡。
伤亡过于巨大,不但影响士气,还降低了部队的突击能力。
趁着这个机会,以军起反击,把部分攻入城区的叙军赶了出去。只是在最主要的两个方向上,叙军顶住了以军的反击。
凌晨五点左右,以军开始全面反击。
巴拉姆非常坚决,一次投入了四个旅的兵力,可是戚凯威早有准备,两个充当预备队的步兵师非常及时的出现在第三装甲师与第七装甲师两翼,拖住了以军的反击部队,为主力部队争取到了时间。
天色放亮后,叙军主力转攻为守,开始按照戚凯威的部署围点打援。
眼见代尔塞赖斯方向上的正面反击没有效果,巴拉姆别无选择,只能让还没完成补充的第七装甲旅与第一步兵旅冲击叙军侧翼,希望借此迫使叙军放弃进攻,主动撤退,然后再投入预备队。
问题是,戚凯威手里还有足够的资本。
在叙军总参谋部调配给他指挥的作战部队中,还有两个独立装甲旅没有上阵,而这就是戚凯威的“奇兵”。
以军从侧翼动攻击的时候,叙军也起了攻击。
第七装甲旅方向上,两支兵力上旗鼓相当的装甲部队迎头相撞,在极为狭窄的空间内打了一场惨烈的装甲战。
受地形限制,接近到两千米以内,双方才获得开火机会。虽然以军在较高处,但是并没因此获得足够的优势。要知道,坦克炮的仰角比俯角大得多,因此只要距离足够近,占据制高点的坦克反而不太有利。虽然在高处,坦克能够利用地形做掩护,减少暴露面积,但是在现代化的火控系统面前,减少被弹面积对降低中弹率的帮助并不大,特别是在距离足够短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要知道,即便是第三代主战坦克,在两千米内,静对静的命中率都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如果是第四代主战坦克,在这个距离上,误差半径不会过零点五米。
结果就是,第七装甲旅率先退却。
对于叙军这种擅长打顺风仗的部队来说,以军主动退却,无疑是一支强心针,顿时鼓舞了士气与斗志。
更重要的是,叙军的独立装甲旅是生力军。
虽然在装备上,独立装甲旅比不上两个王牌装甲师,但是都以04式为主,而以军第七装甲旅的“梅卡瓦5”型只剩下了不到五十辆,而补充的主要是“梅卡瓦4”,还有部分性能更加落后的“梅卡瓦3”。
相对而言,因为动机后置,所以“梅卡瓦5”更适合在戈兰高地上作战。
与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