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出动了十二架j-25m,“天山”号出动了十一架,还有一架因为机械故障没能升空。
这个出动效率不算太高,一是官兵素质不够高,二是夜间的出动率本来就不如白天。
为了掩护二十三架j-25m,杨禹方还抽调了八架执行防空任务的j-32。
因为距离实在是太近了,所以即便不派遣护航战斗机,也能用防空战斗机为攻击机群提供掩护。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动用舰队上空的预警机为攻击机群服务,只是杨禹方没有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如果动用预警机,就得让预警机的雷达以主动方式工作。
这么做,等于打破了无线电静默,也等于主动暴露行踪。如果联合舰队就在附近,也就能够据此找到第一舰队。
杨禹方非常理智,在被日本侦察机找到之前,绝对不能主动暴露行踪。
在这种突然发生的遭遇战中,隐蔽的时间越久,获胜的概率就越大。谁先暴露,谁就先完蛋。
只是,随着战斗开始,局势就不再受杨禹方控制了。
十点三十五分,第一批八架j-25m逼近日本巡洋舰,随即遭到防空导弹攻击。
八架战斗机顺利投下反舰导弹,其中七架避开了防空导弹,只有一架没那么幸运,被近距离爆炸的防空导弹切掉了左侧翼尖。虽然没有坠毁,但是这架战斗机无法继续执行侦察任务,被迫紧急返航。
接下来的攻击相当顺利。
虽然三艘巡洋舰的防空火力十分强大,但是中国海军航空兵采用了新的战术,即充分利用战斗机的高机动性能,超低空突防之后,在距离目标十公里处投下安装了火箭助推发动机的精确制导炸弹。
与反舰导弹相比,炸弹的投掷距离近得多,但是突防能力强得多。
中国海军给这种专门用来对付战舰的炸弹去了一个很贴切的名字:战舰杀手。
当然,这不是一种炸弹,而是一个系列,从一百五十公斤到两千公斤,总共有八种重量不同的型号。
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最多的是一千公斤级“战舰杀手”。
拿这个级别的炸弹来说,在投掷之后,火箭发动机能在两秒钟之内,把炸弹的飞行速度提高到十马赫,是绝大部分反舰导弹的两倍。因为采用的是激光制导系统,所以抗干扰能力远超过反舰导弹。更重要的是,一千公斤级炸弹装填的高能炸药只有七十八公斤,除掉引信与制导系统之外,剩余的八百多公斤都是弹体。也就是说,炸弹的弹体非常厚实,前端的厚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