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能够提前二十年进入可控核聚变时代,石油将变得无足轻重。
当然,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石油仍然是军事资源,因为各种军事设备上使用的燃料仍然来自石油。
问题是,军事需求非常有限,仅占能源需求的很小一部分。
中国既是石油进口大国,也是石油生产大国。在经济领域对石油的需求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中国生产的石油足够满足军事需求。
对美国来说,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即便到二零三五年,美国被中国超越,成为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其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也不会降低。更重要的是,美国要想在经济上保持高速发展,就需要获得相对廉价的石油,而这也正是中国打金融牌的根本目的。
说得直接一点,中国正在设法挤压美国的能源产地。
如果石油直接跟黄金挂钩,对美国来说,后果将无法想像。
在经济层面上,出现数十年的倒退也不足为奇。
如果美国不让石油跟黄金挂钩,仍然主打美元牌,美国就不可能保住现有优势,将有更多的产油国选择与中国合作。
显然,这也是一场灾难。
对抗进行到这个层面上,已经是你死我活的局面了。
对美国来说,除了在金融上采取应对措施,增强美元的保值性之外,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对产油国的控制,特别是海湾地区。
问题是,美国的经济控制力度非常有限。
任何一个产油国都不希望卖出石油,得到的只是美联储开出的白天,更希望获得最有保值性的真金白银。
因此,美国只能在政治、外交与军事上想办法。
美国的对策就是:把伊朗塑造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国家,让海湾地区的逊尼派穆斯林国家对这个什叶派穆斯林国家深感畏惧。
中国能做的,只能是通过外部矛盾来淡化穆斯林世界的内部矛盾。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拿以色列做文章。
问题是,只要涉及到中东,就没有小事。
当中美在中东地区明争暗斗的是,欧盟、俄罗斯也加入了进来,连以往与中东没有多少直接关系的印度、日本也赶来凑热闹。
可以说,二零三一年,是斗争最为激烈的一年。
六月份的时候,伊朗在海湾搞了一次大规模演习,导致所有进出霍尔木兹海峡的油轮都得由军舰护送。
十月份,巴以冲突升级,以色列出兵黎巴嫩南部地区。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