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军备项目几乎都是无偿援助。
协议兑现后,巴基斯坦空军将在二零二七年之前拥有十二架j-20、七十二架fc-30、九十六架fc-25与二百四十架fc-20,战斗机群总规模达到四百二十架,此外还有两架战略预警机、四架战略电子侦察机、八架战术预警机、四架战术电子侦察机、二十四架战术预警机与近百架直升机。
从规模上讲,巴基斯坦空军仍然比印度空军差了很大一截。
到二零二七年,印度空军至少拥有有七十二架f-22i、一百六十架f-35i、一百二十架su-30mki、一百六十架lca、以及二百四十架其他种类的战斗机,机群总规模超过七百五十架。
在战斗机的质量上,巴基斯坦空军拥有明显优势。
f-22i是针对印度的出口型号,总体作战能力相当于第二批次的f-22a,比j-20差了很大一截。f-35i也是针对印度的出口型号,即在f-35a的基础上简化了电子设备,更加侧重于对地打击。su-30mki的综合作战能力,最多与j-11b旗鼓相当,根本无法与fc-25相提并论。至于lca、mig-20、“幻影”2000、mig-27与“美洲狮”等战斗机,综合作战能力都远不及fc-20。
相对而言,印度空军的最大问题在后勤保障上。
把f-16c/d淘汰之后,巴基斯坦空军实现了全面中国化,后勤保障压力大大减轻,保障效率大幅度提高。印度空军却没有这么幸运,在引进f-22i与f-35i之后,总共有来自五个国家与地区的八种战斗机,需要建立五套后勤保障系统,保障效率非常低,部队的作战效率也就高不到哪里去。
和平时期如此,战争时期更是如此。
战争爆发后,印度很难从正常渠道获得足够的保障资源,能否确保所有战斗机顺利升空作战都是个问题。
除了后勤保障造成的影响,训练方式也对战斗力有着重大影响。
按照黄峙博做出的承诺,中国不但会向巴基斯坦派遣军事顾问与军事教官,帮助巴基斯坦军人掌握现代战争必须具备的技能,还将通过联合训练演习的方式,让中巴军队进行近实战对抗。
要知道,中**队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巴基斯坦军队在对抗中获得中**队的指点与帮助,作战能力肯定会大幅度提高。
依靠中国的帮助,巴基斯坦能够用一支规模较小的军事力量与印度对抗,从而把花更多的力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