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六章 准备(3 / 4)

燃烧的海洋 闪烁 3199 字 2021-06-11

成绩来,奖励是应该的。黄总很通情达理,知道在基层做事的都不容易。”

“那就好。”

“蒲工,奖励是一方面,我们要对研制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每个阶段的研究都能及时完成。”

蒲玉婷点了点头,说道:“这个要求很合理。”

“事情确定下来后,我会派几名技术军官过来。”

“行,我给他们安排位置。”

“他们不参与研究工作,只负责监督。虽然九所与军方的关系非同一般,但是希望你能向大家说明情况。”

“这是当然的,大家都能理解。”

“行,没别的事,我就不打扰你了。”

“连夜赶回去?”

牧浩洋点了点头,顺手拿起了放在茶几上的军帽,起身说道:“明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会议,我必须赶回去。”

“我就不挽留你了,今后有时间可以经常过来看看。”

牧浩洋没多罗嗦,告辞后直接去了机场。

此时,黄峙博已经赶到元首府,参加由傅秀波亲自召开的紧急会议。

议题只有一个:喜田多一郎访问新德里产生的影响。

会议开始后,李国强首先介绍了情况。

喜田多一郎不是一个人去了新德里,随行的也不只是政府官员,还有三百多名商人与企业家。

“经贸方面的情报,我们还在努力搜集,初步估计,日本将在未来五年之内,在印度投资一千亿美元。”李国强一反常态,在做报告的时候,用了大量还没有确定的信息。“根据已经掌握的情报,喜田多一郎将在离开新德里之前,与克鲁沙签署一份逐年增长的日元贷款协议。”

“规模有多大?”傅秀波问了一句。

“至少有一万亿日元,而且今后每年都将增加百分之十以上。”

“有没有规定贷款的用途?”文廷贵的神色也很严峻。

“初步判断,主要用来普及义务教育。”

“教育?”文廷贵锁紧了眉头。

李国强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喜田多一郎的意图很明显,”傅秀波灭掉烟头,说道,“中日关系已经决裂,日本需要印度的市场、更需要印度的廉价劳动力。最大的问题,就是印度的教育严重滞后,无法提供足够多的产业工人。可以说,这是一笔长远投资,最快也要五年后才能生效,十年后才能产生显著效果。”

“准确的说,日本将帮助印度加快工业化进程。”黎平寇补充了一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