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没有隐身能力的战斗机来说,这是唯一的突防方式。
关键是,超音速突防,肯定会使战斗机的航程大幅度缩短。
虽然j-11c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但是只有一点三马赫左右,而且是在没有携带副油箱的情况下,要想飞得更快,就得打开发动机的加力燃烧室。以一点五马赫的速度飞行,最大作战半径不会超过八百公里。
如果之前是亚音速飞行,而且在脱离战场后也亚音速返航,作战半径能有所延长。
从战术任务的角度出发,这些战斗机执行的是前进护航任务,主要价值就是通过突击搅乱敌方的防空系统,迫使敌方调整防空战斗机的部署方式,为后面到达的轰炸机、以及伴随轰炸机的护航战斗机创造有利条件。
如此一来,不需要与防空战斗机格斗,没有必要在乎作战时间。
只是,在中国空军手里,这套战术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用途:用电磁武器为跟进的作战飞机开路。
之前,中国空军已经使用过这套战术,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要是如法炮制,即便e-3g不会受到威胁,那十二架前出的f-22a也在劫难逃。
十分钟后,随着第一枚电磁火箭弹在中国战斗机航线前方引爆,让日本空中自卫队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虽然f-22a机群及时规避,没有进入电磁火箭弹的打击范围,但是在电磁干扰下,不管是f-22a的火控雷达、还是e-3g上的雷达都受到了干扰,别说及时发现轰炸机,连跟踪那些j-11c都很困难。
只是,到这个时候,第三护卫群还没有受到致命威胁。
原因很简单,中国空军的轰炸机要想攻击第三护卫群,首先要获得第一手战术情报,即掌握第三护卫群的基本情况,特别是所在海域、航向与航速,不然轰炸机携带再多的反舰导弹也无法攻击第三护卫群。
对日本预警机来说,只要盯住从高空进入的战术侦察机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好看的小说尽在,告诉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