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就得依赖其战略核力量。俄罗斯要想成为全球大国,恢复往日的荣耀,也得依靠战略核力量。即便是英国,也得为今后可能遭遇的挑战考虑,毕竟美国不可能帮助英国解决所有问题。至于中国,更加不会在削减核武器的问题上松口,至少在常规军事力量具备相当实力之前,不会拿削减核武器说事。
从外交上看,麦克米伦这么做,只是在积极改善美国的国际地位。
说得简单一点,如果美国答应削减核武器,而其他国家不肯答应、或者不做回应,美国就站在了人类文明光明的一面,其他国家则在危害人类文明的共同利益。如果其他国家被迫答应削减核武器,美国就能利用大得多的核武库,向其他国家施压,从而在核裁军谈判中掌握主动权。
只是,在二零一七年的大背景下,削减核武器绝对是镜中花、水中月。
玩了这个手腕之后,麦克米伦做了第二件事。
这件事的直接参与者,就是由他亲自任命的国防部长钱德勒。
仅仅从战略上围剿中国还不够,毕竟中国是一个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国,而且在全球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短期内、也许二十年、也许三十年、也许半个世纪,中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即便美国使出各种办法,也无法完全孤立中国,也就无法阻止中国以不流血的方式成为全球头号强国。
至少在经济上,要不了多久,中国就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与一个如此强大的国家搞军备竞赛,就算美国能取胜,也需要很多时间,付出非常大的代价。
因此,要想遏制中国,就得在其他地方下手。
冷战不行,只能“热战”。
中国很强大,可是并非十全十美,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致命的。比如在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只有中国没有完成统一大业。
一个连自家的麻烦都没解决掉的大国,有资格去别的地方指手画脚吗?
总在几十年前,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美国当局就认识到,沉睡的东方巨人正在苏醒,迟早有一天会对美国构成威胁。最初的时候,特别是在第一次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采取了全面遏制中国的战略。随着美苏冷战愈演愈烈,中苏又因为意识形态分道扬镳,美国开始积极拉拢中国。前苏联解体后,新生的俄罗斯又在初期全面倒向西方,中国不但失去了继续拉拢的战略价值,还因为意识形态等问题,成为美国新的围剿对象。在这几十年间,美国一直没有松开遏制中国的那只手,即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