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一十二章 竭尽全力(3 / 4)

燃烧的海洋 闪烁 3121 字 2021-06-11

是只要战况不利,韩军崩溃的速度往往比志愿军指挥官预料的还要快。

显然,西线战场上的韩军好不到哪里去。

可以说,黄峙博的这个判断非常准确。

虽然驻守平壤的韩军多达十四万,而且随着联军收缩防线,兵力还会增加,但是在西线战场上唱主角的是美军,而且在第一次战役之后,为了稳住东线,联军把韩军的几支精锐部队都派了过去。

也就是说,留在西线的,几乎都是韩军的预备役部队。

要是打出气势来,用一个师打下平壤也不是件奇怪的事情。

当然,黄峙博并没指望用一个师打下平壤,他的目的很简单:用积极主动的进攻牵制住平壤的韩军,减轻第四十七集团军的压力。

此外,在第十三集团军参战后,第四十七集团军能把更多的兵力用在北面防线上。

只是,这个部署非常大胆。

要知道,如果第四十七集团军没能顶住第四步兵师,又没能牵制住平壤守军,美军的两个主力师就能从平壤突围,而在平壤南面,第三十九集团军不见得能迅速打下石潭里,美军就能一路向南,在两天、甚至一天内到达平山,集中兵力攻打第五十四集团军,然后从平山突围。

没有必要怀疑黄峙博的胆魄,能有一口气吃下四个美军师的胆量,绝对不缺乏魄力。

问题是,在关系到战役成败的问题上,黄峙博也不愿意承担太大的风险,所以在向第四十七集团军增派了一个师之后,黄峙博把重点放到了正面战场上。阻止美军突围的最好办法不是被动防御,而是牵制住美军的突围速度,让美军不得不把更多的兵力用在其他地方,比如应付志愿军的进攻部队。

问题是,打到这个时候,黄峙博手里只有两个步兵师了。

要知道,第十三集团军与第十六集团军都只有两个师。

两个师,能做什么?

用在正面战场上,即协助第二十四集团军的话,恐怕什么用也没有。

打了两天,第三步兵师的防线仍然固若金汤,第二十四集团军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后,仍然没能取得有效突破。可以说,第二十四集团军的最大贡献,只是让第三步兵师不得不集中兵力守卫防线。

在美军完善的防御体系面前,兵力解决不了问题。

加强正面进攻无济于事,也就只能在侧翼想办法。

按照黄峙博的安排,这两个步兵师分别从德川与孟山南下,并行展开后,向第四步兵师的后卫部队发起突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