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虽然大约半分钟前,美军战斗机的火控雷达就进入跟踪状态,连续照射目标,表明f-15c的火控雷达能在更远的距离上跟踪j,但是f-15c的行踪没有任何秘密也言,也就无法利用这个优势,占据更加有利的攻击位置。
更重要的是,f-15c只能使用aim-12oc,无法使用为f-22a开的aim-12od,而aim-12og能旗鼓相当,最大动力射程都是六十公里,迎头攻击的最大距离均为八十公里,因此f-15c就算抢先锁定了j,也无法抢先攻击,最多只能与j同时出手。
快到八十公里的时候,晏鹰搏锁定了两架敌机。
迎战的f-15c只有十二架,另外一个中队去对付j群了,所以j群没在数量上吃亏。
五秒钟后,十二架j各自射了两每2。
此时,f-15c机群也射了aim-12obsp;有意思的是,双方采用的战术几乎一模一样,都是各向两架敌机各射一枚导弹,而且均采用了无线电中继制导模式。
采用无线电中继制导模式,战斗机能够让火控雷达以跟踪模式工作,就能掌握敌机的飞行状态,把导弹导向敌机。虽然采用惯xing中继制导,不需要战斗机介入,但是导弹很有可能在进入自主攻击阶段前丢失目标。如果采用连续波中继制导方式,战斗机得让火控雷达以照射方式工作,很容易暴露战术企图。
只是,在这么远的距离上,任何一种攻击方式都难以提高命中率。
虽然在迎头攻击的情况下,导弹的实际飞行距离远远低于开火距离,比如在八十公里处射导弹,实际飞行距离只有不到六十公里,因此导弹在进入自主攻击阶段时,仍然在动力射程范围之内,但是aim-12oc与2一般在离目标二十公里时启动弹载雷达,进入自主攻击阶段,而此时导弹的动力射程仅剩下了几公里,所以在击中目标前,导弹已经失去了动力,完全靠惯xing飞行。
只要敌机进行大过载机动,就能摆脱导弹。
之前的战斗证明,aim-12oc与2的迎头攻击距离最好控制在六十公里以内,尾追攻击距离则要尽量缩短到二十公里。
过这个距离,导弹的命中率将直线下降。
双方飞行员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没有使出全力。第一轮交手不是要击落多少敌机,而是要打敌机编队,为接下来的战斗创造机会。
大约半分钟后,j先进行高过载机动,规避迎面射来的aim-12obsp;数秒钟后,f-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