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弟子对瓷器一窍不同,看不出是什么年代的。”路长通说:“我对瓷器也不通,我们请过景德镇瓷器名家刘永之来过龙虎山,让他对龙虎山悬棺里的陶瓷进行年代界定。刘永之看过这些瓷器之后,他说从这些陶瓷的做工工艺来看,是属于春秋时期的。由此可以推断,这些悬棺,也应该是那个时期的。”金良玉说:“春秋时期,很遥远了。那什么样的人会采取悬棺葬法呢?”路长通说:“春秋时期,龙虎山属于古越族人的聚集地,所以这些棺椁应该是古越族人的。仙水岩崖壁内,大大小小的岩洞内有许多的棺木。棺木大小不一,形式迥异,有较大的可容葬十余人的‘船棺’;有造型如古屋的‘屋脊棺’;有现在你看到的这种‘独舟棺’;也有现今很常见的‘方棺’。”
金良玉说:“这里距离地面这么高,当时的人们是怎么把棺木抬上来的?”路长通说:“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查遍史书,因为时间太久了,找不到任何记载。人们好奇,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测。有人说棺木是悬吊上来的,有人说是用竹木搭架子抬上来的,有人说是修栈道上来的,有人说是从后山挖隧道上来的,甚至有人说是仙人做法升上来的。”金良玉问:“哪种说法是对的呢?”路长通说:“每种说法都有一点道理,每一种说法却都经不起推敲。所以说至今没有人知道这些棺木到底是怎么上来到悬崖壁的。”历代古人都没有想出个结果来,所以金良玉也没有再去多想这个问题。他想到另外一个问题:“逝者都讲究入土为安,古越族人为什么要把棺椁放置到崖壁岩洞内呢?”路长通说:“古人各族有各式各样的奇特的葬法,为什么古越族人采取悬棺葬法,也有众多说法。有人说是让逝者坐化升天,有人说是对逝者的尊敬的表现,有人说是为了保存祖尸,还有人说是为了让逝者回归洞穴。至于那种说法正确,也没人敢断定。”金良玉再问道:“葬到悬崖的人都是些什么人呢?”路长通说:“有人说是诸侯将相,有人说是文臣武将,有人说是部族首领,还有人说是修道隐士,也莫衷一是。”金良玉他站在岩洞口,望着前方的悬崖绝壁,心中千万个不解。路长通若有所思地望着远处,说:“在众多说法当中,我更相信另一种说法。”金良玉说:“什么说法呢?”路长通说:“相传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终于复仇成功,灭了吴王夫差。越国胜利后,勾践将战死沙场的将士抬回厚葬,将这些将士入棺悬葬到龙虎山悬崖上。勾践这么做,是为了让后人永远记得这些为国捐躯的将士,让那些勇敢的将士精神,永远照耀越国人。”金良玉听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