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金良玉就背着无迹刀和消音剑,身上揣着《金缠刀谱》和父亲给的书信,向龙虎山出发。金良玉先乘舟沿长江东下。正值雨季,江水大涨,碧波浩荡,船东下的速度也快了许多。五天之后到了江州,再从湖口石钟山进鄱阳湖。湖上乘舟南下,在饶州上岸。上岸之后乘马南行,八天之后到了龙虎山山下。
站在山脚下仰望龙虎山,果然是名川大山的气派。山形龙盘虎踞,龙争虎斗,真的是山如其名。关于龙虎山山之得名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广信府志·山川篇》说龙虎山为象山山脉之一支,经过台山西行数十里,山势折向南分两支走,环抱状若龙盘虎踞,因势得名龙虎山;第二种说法,《龙虎山志》记载:“山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山名。”龙虎山山上峰峦叠嶂,树木葱笼,碧水常流,如缎如带,并以二十四岩、九十九峰闻名。九十九峰二十四岩,尽取水之至柔,绕山转峰之溪水,遍纳九十九龙之阳刚,山丹水绿,灵性十足,相传,灵山秀水被神灵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云锦山随即更名为龙虎山。张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至张正随天师已历二十四代。
上龙虎山的路陡峭南行,骑马上去是不可能了。所以金良玉干脆放弃骑马,徒步走上山去。上山路上两边野花盛放,清香扑鼻,蝴蝶、蜜蜂在花丛中绕来绕去。古树参天,古藤绕古树而上,郁郁葱葱。山涧溪流溪水潺潺,偶尔还能看到小瀑布,水花四溅。金良玉喝了几口山涧水,清凉可口。到了半山腰上,看到了大大小小的数不尽的道观,青砖碧瓦,显得古朴清雅。在龙虎山青郁环境的衬托下,座座道观像是凌霄宝殿一般。金良玉看到许多道士,有的在打扫卫生,有的在摘菜准备做饭,有的在读经习文,有的在习武练功。所有看到的一切,无不令金良玉新鲜好奇。
金良玉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找到张天师,把无迹刀和消音剑交给张天师,之后再来满足新鲜好奇之心。金良玉看到一队道士在练武,教授习武的却是一个年轻人,看上去也就二十多岁。此人浓眉大目,肩膀宽大,肤色略带点黑,身高近六尺。金良玉走向前问道:“道兄,请问天师府怎么走,我要找张天师。”浓眉大哥瞥了金良玉一眼,眼神并不友善,反问道:“你找祖师干什么?”金良玉听他说张天师是他祖师,那么他应该知道张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