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到一个更大的新办公室来。
这让这个拥有超过六百名员工的公司更加具有凝聚力,而至此之后,夏如轩开始设立一些必要的会议,这些是在原本松散的体制中所没有的。而会议的主角是公司里一小群和广告相关的高管们,而夏如轩却同样也在记忆里努力去发觉。他甚至与远在国内的穆然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讨论……事实证明,国内并不缺天才,缺少的只是天才施展的平台。
最后是穆然的话启发了夏如轩,而这也是在很多年前,穆然就运用在朋友网上面的方案,那便是一种全新的广告理念——订制式广告。
公司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全世界高大六千亿美元的广告业中,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广告是投放给已经了解自己想要什么的人群中,剩下的百分之八十都是为了吸引需求。
而friendbook拥有一个全世界所有广告商都没有的优势,那便是每个用户的简介栏以内的资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写得就是广告——喜欢的音乐,电影,书籍,以及商品等等。
这订制式广告正是根据这些资料去引导用户参加某些出现在自己页面上的活动,或许是邀请用户评论一个视频,或者是参与一次商品试用,在根据用户的资料投放出合适的广告,并且在不同的地区用户投放不同的广告,这使广告的点击率大大的上升。
根据一段时间的统计表明,更改了广告模式之后,广告的效率至少提高了百分之百,而随着整个五月份的结果下来之后,最终得出的数据是在这一年里,friendbook公司将第一次正式扭亏为盈。在高层会议上获悉了这个消息的公司高管们,此时对这位年轻的首席执行官的崇拜已经叠加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夏如轩正式成为了整个公司的公共偶像。
这剩下的六月他开始把精力放在他的金融硕士毕业论文上,也在这个公司的空闲时期给自己放了一个假,毕竟这几个月以来的忙碌已经让他有些目不暇接。
……六月初。
国际金融分析课。
与两年前第一次见到老教授查尔斯没有什么差别,他还是那样的风趣,大概仅有的变化便是他的容颜愈发的苍老起来……而对于夏如轩来说的变化则是两年前的默默无闻,和现在的声名远扬,好在美国人对于名人的追逐并不是那么的强烈。
而且一年前夏如轩出任friendbook行政总裁一事已经引起了相当的波动,这一次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对于这些金融硕士生来说他们也许更愿意去观察分析一下friendbook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