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宦世家的孩子也是夭折了不少。
也正是出于种种考虑之后,王景范最终还是决定留在京师,只有在京师韩氏家族才可以请到最好的名医,甚至是皇宫中的御医来保障韩慕雪以及孩子的安按照王景范的打算外放一任最好是沿海一州知州,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掣肘发挥自己的才能,而根据大宋帝国典章制度如杭州这等富庶州知州至少要两任通判才可,或是有着等同的仕宦资历。
显然王景范不可能去杭州这样繁华之所出任知州,韩绛谋划的是如漳、楚、秀、台这等南方次一级的州,出任之前在崇文院中略升半格即可达到目的,想来这个面门下是乐于成全的。此时莫要说韩慕雪能够经得起长途奔波随自己赴任,王景范也没有胆量让自己的夫人孩子冒如此大的风险,而且他也想不出比京师更适合生孩子的地方。
王景范这一撂挑子拍屁股走人,就直接将韩绛凉在半空中了——就是楚、秀之地知州也不是这么好谋划的,放在一个正常状元身也许王景范这个资历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个侄女婿刚刚二十,虽有王拱辰的先例在前,但人家可是在馆阁任职良久慢慢磨资历熬出来的,好不容易与某些关键人物达成共识正要操作此事,王景范却不干了,这就让韩绛难受多了。
“以前是放外任难,现在则是想在京师给见复琢磨一个位置都很难……”韩绛不由得觉得头更痛了。
“这有什么不好安排的?大不了继续在馆阁当他的直史馆,以二十之龄任直史馆,就是王君岲音‘况’,王拱辰当年中状元也是坐满三年怀州通判,回京不过是直集贤院……”范氏颇为不满的说道。
韩绛听后不禁有些头大,这位范氏夫人若是平时可谓是贤内助,韩氏与范氏相比那底蕴就差了两条街,身为范质的曾孙女自幼精通文史朝廷典故,有时自己都要汗颜三分,不过涉及到侄女和侄女婿的时候,这位精明绝顶的夫人就开始犯糊涂了——王景范能够与王拱辰相提并论么?两人虽然都是惹祸精,不过人家王拱辰开始惹祸的时候都已经是翰林学士了,先前还不是夹着尾巴做官?!与之不同的是王拱辰惹祸无极限,立场也不够坚定,都已经做过两次三司使和一次枢密使的人了,老来犯糊涂用珍宝讨好张贵妃,现在还在秦州吃沙子呢!
“做状元就是好,若非当年某家不得已出仕,若是先以进士出仕,也就不用这么蹉跎岁月了……”韩绛头大归头大,想想王拱辰,再看看王景范,这年轻的状元的优点就让人嫉妒的眼睛发红,可惜自己是以官身考科举,中了进士也不能入大榜,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