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这样他向上迈一步的时间便可缩短一年——虽说他中状元出仕时间绝对是非常早的了,至少莫要说吕门g正这样三十多岁状元,就是苏易简也比他大了四五岁,若是按照他们的升迁轨迹,那王景范足可以成为大宋官场上的另一“妖孽”。不过即便是最乐观最看好他的岳父韩缜和韩绛,甚至是王珪,他们都不认为朝廷重臣会容忍一个年仅二十四五岁的年轻翰林学士出现——吕门g正和苏易简那样的升迁轨迹并非人人都可以复制,才能、名望即便等若,但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正因为如此,提前一年回京迈过通判这个正七品官阶,王景范已是十分满足,至于馆阁之职以他年龄在他看来待着也未必能够有好的晋升前景,还不如在地方打熬资历。只是随着诏令的下达,王景范确实是被“震”了一下,而这样重要的消息岳父那边居然半点消息都没有提前透1ù出来,这实在是诡异的很。
“这是好事,见复年少有为,陛下自然是看在眼中,如此招见复回京召对,必是予以馆阁之职……”孙瑜笑着说道。
王景范却是摇摇头:“偏偏在这个当口招在下回京,想来除了陛下下诏之外,一个七品通判还不值得政事堂诸公惦念,只是这未免有些与常规不和……”
孙瑜说道:“是不合常例,不过见复在蔡州任职虽短但政绩却是少有人能够达到,更何论蔡州、常州同是兴修水利,常州落了个劳民伤财的结果,而蔡州却如此欣欣向荣,这些别人都是看在眼中的……”
田亩的增加就意味着户口的增加,这也是官员考课的一项重要内容。王景范在汝水治理工程中淤田近两千顷,都是不适耕种的咸卤之地,在经过淤灌之后变成膏腴之田,除了可以中原本的麦豆之外,有些淤田更可种植水稻。仅此一项便可增户三千有余,并且每年仅这些田地税收便可增加近两万贯的收入,这也是了不起的成就。
治理汝水不过是第一步而已,毕竟防治水患是治水第一要务,不过为了政绩要求和今后治水的可持续xìng,王景范选择在治水的时候加大投入,淤灌、堤防共同建设——事实上做为纵向穿越蔡州汇入淮水的汝水淤灌潜力巨大,按照卢绍冉的推测汝水及其支流若是淤灌所产生的淤田至少可以达到上万顷田地的规模。
当然若是想要达到卢绍冉要求的规模,蔡州必须要征调十四五万以上的役夫才可能完成这项工程,而且这还不算加固修缮堤防。王景范自然不可能满足卢绍冉的要求,而卢绍冉也知道除非朝廷直接出手干预,否则想要一步到位治理好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