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十六章 卜筮吉凶(2 / 6)

帝国 戒念 4864 字 2021-06-11

“略通一二,古者卜筮,将以绝疑也,今之卜筮则不然,计其命之穷通,校其身之达否矣!”王景范笑着答道:“不知子瞻子由出川之时可否拜过剑门张恶子?”

读书人常常会感到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尤其是这科举考试即便在大宋朝已经建立了远比隋唐五代更为完备的考试制度,最大限度杜绝外来干涉,但文名彰显的有才之士不中举是十有**的事情。就如同太宗皇帝打击快手的那次淳化三年春闱,钱易这样的才子就因为自己交卷快也遭难罢黜,多少有些倒着也中枪的味道。正因为如此,神灵崇拜十分普遍,读书人将这些归因于神的主宰,并祈求神灵的保佑。

暂且不论是否真的有神灵,至少不是普通人看不见摸不到的,读书人便往往将梦境、谶语、童谣等视为神的暗示,通过不断的算命来了解神的旨意。当然在读书人当中崇祀文昌帝君、魁星之类的神灵,祈求好运降临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唐人笔记小说中便有很多这样关于科场中的神异传说,隋代之前无科考,自然也就没有什么魁星和文昌帝君,到了唐朝科举考试已经成为贫寒士子晋身仕途最重要的通路后,魁星和文昌帝军之类的神灵也便成为读书人共同的神祗了。

王景范所问的张恶子便是魁星这类的神灵,没有魁星这么有名而已,原本是梓潼自己供奉以纪念他为仕晋而战死。唐时唐玄宗和唐僖宗都因避难路过这里,也都借用过张恶子的大名,就连大宋也封了张恶子一个英显王,正因为如此这个张恶子渐渐的名气大了起来,颇有后来者居上的味道,川蜀学子多半都是要拜拜张恶子保佑自己远行能够科场折桂而归……

苏辙摇摇头说道:“我们这次出川之时走的是蜀道,未曾过那剑门……”

“在下在考前便卜了一卦以推测吉凶,你们兄弟两人的卦象倒是很奇怪……”王景范戏谑的说道,只是后面卖了个关子话说到半截却不往下说了。

苏轼盯着他问道:“有什么奇怪的?大不了今科不中,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吕文穆公也是三十三岁时中的状元,足够在下考上三次了!”

王景范摇摇头说道:“这一卦问的是吉凶,在下开始时为子瞻兄占卜一卦是上吉之后大凶,也不由得有些疑惑便为子由也来了一卦,你们二人的卦象都是一致的。在下自问学了这占卜之术,虽不能做到事事尽在掌中,但也不会太过离谱。子瞻、子由你兄弟二人今科虽有波折但必然高中,然高中之后必有一劫,遇之命劫需放宽胸怀,未来坦途不可限量……”

苏轼和苏辙是不是会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