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和朋友到山上逍遥去了,真是太不负责了。”
“主公,非是沈舟不能容人,像这样连小事都不能尽心之人,实在担不起国政大事啊。”
孙宁听他们如此评价着,却没着急表态,只是若有所思地听着隔壁不曾间断的书声,半晌后才道:“你们真觉着他是那么不负责之人吗?若真如此,我们今日也就看不到这般场面了。”
“嗯?怎么说?”萧倩皱了下眉,而一旁的沈舟已迅速明白了过来:“主公是指那些读书的孩子……其实他是将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才走的?”
“正是。既然有人有邀,他自当同往,但也没有因此便荒废了自己的本职。
“还有,刚才与我们对答的少年,你们也都看到了,全无半点畏怯,应对也是相当得当,哪像个才十一二岁的孩子啊,这应该也是诸葛青云的教诲之功了。
“我想,他能如此安心去山上游赏,也和身边有这样的可靠之人大有关联。可即便如此,午后他还是会回来,履行自己的职责,又算什么不负责呢?”
沈舟细细一想,深以为然地点头:“是在下心胸狭窄了,只见人疏漏,不见其成。”
“哈哈,你也不必自责,这不过是人之常情。而且你考虑的也不算错,毕竟咱们做的是大事,确实容不得人如此散漫。”
孙宁笑着宽慰了对方一句,才又正色道:“不过他的做法倒也让我觉察到其人之不凡了。这是个懂得信人放权的,至少这一点,要比事无巨细,皆要一力承担的诸葛孔明更强些。”
“诸葛武侯自治蜀后,就再无片刻空闲,就是笞五十以上的案子,他都要亲自过问,更别提其他军国政务了。”
萧倩作为川蜀中人,对诸葛武侯的一些过往自然最熟悉不过,当下就理解了孙宁话中之意:“也正因为此,他才会殚精竭虑,致使病亡于北伐路上。”
“没错,人终究不是神,能力再强也有个限度。诸葛孔明为报先主知遇之恩,真就是把一切都揽在了自己身上。这固然让整个川蜀获益良多,但他自身却损耗极重。
“仔细想来,若他懂得真正放权,让下面的人分忧,自能多活一些年岁,说不定就能等来时机,北伐成功了。”
几人都连连点头,这么看来,诸葛青云确实是从自己先祖的过往中吸取了教训,才有了这样的选择,从小事就懂得放权了。
这算是智者的选择吗?
可就在这时,一个声音自门外响起:“诸位如此看得起青云,在下实在深感汗颜,我可不敢与先祖武侯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