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朝皇宫,龙德殿。
皇帝正在和文武百官商议朝政。
“咳咳……诸位爱卿,不知近日可有江南最新的战况啊?”
看着皇帝的脸色不太好,而且还不停的咳嗽。
兵部尚书赶紧上前答话:“启奏陛下,前几日云麾将军顾廷炆的奏报上说,他已经准备将贼匪赶至长江下游一带,只怕不日便可与凌将军合兵一处,共诛叛贼。”
他话音未至,就听高俅怀抱玉珪说道。
“尚书大人言之太过了,先前五万大军都尚且不能破贼,他们两个娃娃能有多大能耐?”
“我看多半是那顾廷炆在夸大其词罢了,他手中之兵力不足万余,如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清剿贼寇呢?”
高俅这货惯是见不得别人立功。
尤其是先前他的人大败而归,现在听到顾廷炆他们剿贼如此之顺利,便动了坏心眼儿想要进谗言。
“哦……那依着高太尉的意思,顾廷炆和凌不疑是在谎报军情了?”
应国公从队列里站了出来,开口质问。
别人不知道顾廷炆在战场上的厉害,他可是清楚的很。
“年轻人嘛,难免会犯错!”
“臣以为,陛下应该下旨召回来两位将军问个清楚。”
“然后再另派行事沉稳的将领前去剿贼。”
“我看应国公张老将军就是不错的人选。”
这话一出口,武将一派的都恨不得把这货生吞活剥了。
他这是一石三鸟之计。
眼看顾廷炆和凌不疑就要灭了方腊,回朝后必定是大受封赏,升官进爵也不是不可能。
他现在要皇帝召回二人,那功劳自然也就和他们没多大的关系了。
至于派应国公前去就是他聪明的地方。
先前他举荐的人败了,皇帝痛斥了他一番。
此次他自然不会傻到再让自己的人前去。
派应国公去,他拿了功绩又如何。
一来他年事已高,在朝堂上也待不了几年了。
二来他已经位居一品,爵位也是开国郡公。
只要不是开疆拓土的泼天大功,他的官爵,几乎没有再往上升的可能了。
皇帝顶多也就多给他些金银,可是这对于一个世代公侯的人家又有何用呢?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
他若是替代顾廷炆和凌不疑去打这一仗。
即便事后二人知道这事是高俅在从中使坏,那也难免对武将一派心存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