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两女的保证后,负责揭晓谜底的学长回到了自己的岗位。
这个时候远方走来一位文质彬彬的老者。
“学文今天是怎么了?愁眉不展的。”
邓学文指着已经灭掉的宫灯说道。
“老师您出的题目被两个小丫头带着一位颇懂灯谜的学长,给破掉不少,导致我们这儿人气下跌。您说这会儿中秋活动才刚开始,我能不着急吗?”
老者笑了笑,“我们的初衷也不是为了大家拿到奖品吗。
灯谜破了,再补些就是,何苦发愁?”
邓学文只好点点头。
“老师您说的是。”
老者顿时对破了自己灯谜许多的人产生一丝兴趣。
“学文,那他们人现在在哪儿呢?”
“好像去了诗词区。”
老者点了点头,也朝着那个方向走了过去。
诗词区。
已经有许多学生在等待着。
灯谜有些脑筋急转弯的因素。
如果不是经常练习或者熟悉的话,即使是顶尖学府的学子也不一定在第一时间能够回答自如。
诗词却不一样了。
这里的学子与清北大学有所不同。
他们注重理科方向,而这里则是文科学生的天堂。
唐诗宋词,自不在话下。
很快有主持人,开始主持活动。
这里的学生,男的长得五官端正,温润醇厚,女的则打扮的娇而不媚,清纯干净。
颇有几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样子。
只听主持人用着一口播音腔说道。
“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诗词曲的活动即将由我带领大家一起进行,规则很简单,我念上句,你们答下句,回答的越多奖品越丰厚。”
主持人拿着一张小卡片开始了出题。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捋江月。”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
几乎主持人每说出上句,很快就有学生将下句补齐。
不少同学都拿到了奖品。
何幸福也一样。
她拿到了一条毛巾。
何幸福好奇的问道,“你怎么不抢答下句诗句呢?明明奖品还有很多。”
刚才破了许多灯谜,已经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和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