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代表着大事不妙,因为官府就爱说个“大胆”!而官府一说“大胆”,他就得跪下磕头认错,不论为何。
所以有些畏缩。
朱元璋狠狠扫了粮官一眼:“住嘴!”
然后笑呵呵地安抚老农:“没事没事!当今圣上最宽厚大度了。”
锦衣卫和粮官听朱元璋一本正经地说着假话,不禁一阵无语,眼皮直抽抽……
朱元璋又道:“不过,根据咱知道的,当今圣上,恐怕没这号做商人的远方亲戚!”
若朱家有贤才,能种出如此旺盛之棉花。
他朱元璋岂会不知?
老农一听,拍腿大笑了:
“哈哈哈商人?小朱公子才不到十岁,个子还没俺锄头高呢!怎么会是个商人呢?”
“他只不过是年纪未到,才托手下一个商人的名头,买了这块地种棉花罢了。”
“他刚才还来过这里呢!”
朱元璋惊喜道:“原来小朱公子,此时就在此处?!”
他更加诧异的是。
那个种出丰收棉花的小朱公子,今年竟然才不到十岁!
和他的那些乖孙儿,差不多大吧!
老农道:“是啊!”
“小朱公子,刚刚看完棉花田后。就去北面那十几座沥青工坊,继续视察去了。
“那些沥青工坊,也是小朱公子的产业。”
“听说沥青能修路,俺见识少,也不大明白。反正听小朱公子说,有大用处就是了。”
朱元璋听呆了。
沥青……
小朱公子……
不到十岁……
他猛然反应过来。
——自己可是追着熥儿的脚印,才来到这片棉花田的!
只听那老农犹自念叨着:
“那小朱公子,可是个顶好顶好的大善人呐!”
“他对俺们可好了!”
“雇俺们来种棉花,用工时,还管吃喝。他派来监俺们干活的人,也向来和气,从来不打不骂俺们。”
“并且说,等到棉花丰收之后。就把一半收成的棉花,分给俺们附近的农户。”
锦衣卫这才明白,为啥这老农如此上心这片棉花。
那位小朱公子可真大方!
老农抹了把眼泪:“……大好人呐。”
“上次小朱公子还挨家挨户,送了周边农户吃的。”
“俺不敢要。”
“小朱公子就说:他爷爷,也和俺差不多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