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掌控儒家思想解释权的文官们。
便能以朱熹和儒门,作为理由,来钳制这位权势过大的大老粗皇帝了!
您是儒门圣人之后,
当然要听圣人的话!
不可违背儒圣先祖之道!
至于……
具体什么是儒圣祖先之道呢?
那么,我们这些士大夫,对此,拥有最高解释权!
想通这一点。
大臣们便都蠢蠢欲动起来!
这是一个好机会!
文官们想算计朱元璋。
而朱元璋,此时也在思虑此事,估量利弊。
奉朱熹为先祖?
这倒是一个收买士大夫、儒生人心的好机会,算是一种另类的身份镀金,抬高自己身价。
所以对于认祖朱熹,
朱元璋自己也颇为动心。
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巩固自己的权势更为重要了。
不过是认个祖先而已。
又不是认爹。
况且,
汉高祖刘邦就认过爹!
他玩得更狠,直接宣称“我娘被龙上了,生下了我”,来给自己的身世,渲染以神圣性。
所以,篡改身世这种事,对于皇帝而言,是常规操作。
况且。
朱元璋自己也知道。
自己此前是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
当过乞丐、当过和尚、当过大头兵。
身世太寒碜了!
谁见了都摇头,心里难免嘟囔:“一个乞丐,竟侥幸当了皇帝!离谱到没话说!”
很难服众。
他确实需要一层身份镀金。
这么想着,朱元璋心里嘟囔道:
“若咱真认祖了朱圣人。”
“以后咱要揍允熥,我看妹子(马皇后)还怎么拦我!?”
“咱可是儒门圣人之后,三从四德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哪有你们女人在家做主的道理?”
而后,他又想到。
自己那死活不肯读四书五经的顽皮孙儿朱允熥,在得知自己是儒门之后时。
那小脸,会是一种怎样错愕有趣的表情呢?
朱元璋便不禁心底一笑。
但思量到这里,他又不禁严肃起来。
“但若是咱镀金了儒圣一脉后。”
“朱允熥还是这么冥顽不灵,整天惹得大臣们参。”
“那咱不更是丢脸么?”
“不行……咱必须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