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百四十三章 官员需要做到的!(1 / 4)

国魂 西方蜘蛛 2998 字 2021-06-11

? 萧天按灭了手中的烟蒂,终于纸上落笔写道:

“这次来安阳,遇到了两件事情,一件让我觉得愤怒,一件让我觉的欣慰。遇到了一些不为民做主的官员,也遇到了一名让人闻之落泪的好官

当官其实非常简单,你为老百姓考虑了,为老百姓做好事了,老百姓自然就爱戴你。而林树这样一个小小的官员,竟然能够得到那么多百姓的衷心爱戴,人深思

春秋时耸仪休当了鲁国的宰相。《史记》放入书架里说他“奉法循理,无所变,百官自正”

法为正法、理为常理,奉法循理倒没什么,必须的;至于无所变。有些人就不理解了,这儿无所变,那政绩怎么能做得出来?或者政绩怎么能被看得出来?干嘛不嚷嚷颠覆旧法、破坏成法,先搞一套说词,把自己弄成一个锐意进取、大胆改革的名相。哪怕一将成名万骨枯也所不惜呢?

现咱们政府许多官员就这么做吗?把当地折腾得要命,他自己博得名声后,扔下元气大伤的摊子,起身升职当大的官去了。

公仪休没有这样干,而是奉法循理。无所变,不贪这个名声。虽然不说就是上古圣贤治理天下时所谓垂拱而治,但鲁国宰相公仪休的治理下,“百官自正”即官员普遍都是好干部,官员队伍很廉洁公正有效率,社会风气也良好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官员队伍?因为公仪休奉行的原则是“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

什么是大?就是国家给你的俸禄,还有荣誉、地位即受人尊重的名器,这个名器就是“大,!这个大。不是指钱多,不是指占有国家资源多,不是指你能操纵的事儿多、你能摆平搞定的人多,而是指作为一个文明人享有的景仰与尊崇。

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可我看这句话得改下,改成“当官不为民服务,不如回家卖红薯,

官员手里的权利,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全体国民给你的。你的职责,只是服务,服务于国民,服务于这样国家”

官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德?

中国古代的儒家把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视为整个社会的基本美德,古希腊人把智慧、勇敢、节制、公冉当作城邦公民的四大美德,中世纪的基督教把信德、望德、爱德看作基督徒的三

德。

那么这个时代,我们的官员呢?

忠诚。忠诚作为对政府官员的品德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官员要始终如一、无条件地遵守和实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